• 313.50 KB
  • 2023-05-04 15:40:04 发布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3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教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33 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考纲要求]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考点一 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科研的起步与成就
1.国防科技
(1)1958 年建成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
时代。
(2)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1970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医学:1965 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
型杂交水稻。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背景:“文化大革命”造成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
2.提出:1988 年 9 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
3.意义: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表现
(1)核技术方面: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农业、科研等方面和平利用。
(2)空间技术领域:1984 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是世
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3)航空航天事业:1980 年 5 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
箭;2003 年 10 月,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4)信息技术领域:1983 年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2002 年,研
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 1. 027 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5)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
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2.意义: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
意义。
[漫画历史] “两弹一星”
[知识图解] 现代中国的科技
[巧思妙记] 用“一、二、一”数字归纳法认识科技的力量
主题 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史料一 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
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①。
——毛泽东
史料二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②,是毛
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
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
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
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③。
——据新华社电
1.史料一主要阐述了新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 ①说明新中国研制核武器
主要是出于防御目的。
2.史料二主要是说明卫星发射成功的国内、国际意义。②反映了卫星发射
成功标志着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始。③说明卫星发射成功鼓舞了亚非拉和世界
人民,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及垄断空间技术的局面。
根据史料二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
试答:(1)时代特征: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
处于“冷战”时期。
(2)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
1.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的前提。
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
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
4.主观因素
(1)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以及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精

神。
(2)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考点二 文化事业与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提出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2)提出: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影响:文学创作繁荣,电影和戏剧创作百花争艳。
5.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