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2.00 KB
- 2023-05-04 13:32: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23 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中
国文化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3)孔子提出“仁”“礼”“德治”,被后来的儒学家们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儒学思
想的核心。
(4)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儒
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5)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地位;在各
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知能强化课Ⅰ 传统文化的滥觞—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1.背景
经济
生产力发展。奴隶制经济的崩溃,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封建经济的迅
速发展,为学术上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
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
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文化 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平民开始接受教育;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
舆论阵地
阶级关系
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
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学术环境
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
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学者
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2.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
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
张。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4.实质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
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5.评价(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
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
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
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史学者说]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给我们的启示:允许学术自由,促进思想解放;允许人才
流动,使其“择木而栖”;人民多谈国事,为对决策者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定期
开学术研讨会,各自取长补短。
二、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孔子思想
1.思想主张
核心是“仁” “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
己及人;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
以“礼”治国 强调等级和秩序
调整“礼”和“仁”的方
法
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
以“德”治民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思想
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
用,温故而知新等
世界观 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2.文化贡献:《四书》《五经》的文化传承
(1)整理西周文献:
①《诗》——即《诗经》,这是西周至春秋时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有 3 000 篇之多,经
孔子删订以后,保留了 305 篇,通称 300 篇。这部诗歌选集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风,即各地的乐调,共十五国风;雅,周人的官话称为雅言,是西周王畿的诗;颂,
即宗庙祭祀的乐歌。
孔子很重视《诗经》,他总是启发学生们去读诗,将读诗与做人联系起来。...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中
国文化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3)孔子提出“仁”“礼”“德治”,被后来的儒学家们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儒学思
想的核心。
(4)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儒
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5)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地位;在各
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知能强化课Ⅰ 传统文化的滥觞—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1.背景
经济
生产力发展。奴隶制经济的崩溃,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封建经济的迅
速发展,为学术上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
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
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文化 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平民开始接受教育;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
舆论阵地
阶级关系
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
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学术环境
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
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学者
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2.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
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
张。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4.实质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
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5.评价(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
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
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
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史学者说]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给我们的启示:允许学术自由,促进思想解放;允许人才
流动,使其“择木而栖”;人民多谈国事,为对决策者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定期
开学术研讨会,各自取长补短。
二、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孔子思想
1.思想主张
核心是“仁” “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
己及人;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
以“礼”治国 强调等级和秩序
调整“礼”和“仁”的方
法
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
以“德”治民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思想
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
用,温故而知新等
世界观 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2.文化贡献:《四书》《五经》的文化传承
(1)整理西周文献:
①《诗》——即《诗经》,这是西周至春秋时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有 3 000 篇之多,经
孔子删订以后,保留了 305 篇,通称 300 篇。这部诗歌选集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风,即各地的乐调,共十五国风;雅,周人的官话称为雅言,是西周王畿的诗;颂,
即宗庙祭祀的乐歌。
孔子很重视《诗经》,他总是启发学生们去读诗,将读诗与做人联系起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