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 MB
  • 2023-04-23 04:08:01 发布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1章 第17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17 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程内容]
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
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迁
移的主要因素。
[思维导图]
1.人口迁移概念及国内外人口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
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19 世纪前 “二战”后
特点
①旧大陆—新大陆
②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
①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②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方向
①欧洲—美洲、大洋洲
②非洲—美洲
③中、日、印等国家—南亚、美洲
①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
等发达国家
②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迁入石油产区
(西亚)
原因
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的开辟;
②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①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
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性
影响
①开发了新大陆;
②传播了工业文明;
③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①缓和迁出国国内人口压力,增加侨汇
流入,但人才流失;
②增加迁入国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
展,但造成社会压力和不安定因素
(3)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 大批迁移 迁往自然条件较

繁,自然灾害 好的地区
1949 年到 20
世纪 80 年代
中期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
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
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
迁移,规模较小,
频率较低
由东部迁往西北
和东北
当代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的流量增大,
流向变化多样,自
发迁移流量增大
经济欠发达→经
济发达;内地→沿
海;山区→平原;
农村→城市
补充点拨 美国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迁移时间 迁移原因 迁移特点
第一次 19 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 人口大规模西移
第二次
19 世纪和 20 世
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发展
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第三次
20 世纪 20~60
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
灾害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第四次
20 世纪 60 年代
末至 70 年代初
环境恶化、资源
开发
东北部人口迁往南部和西部
易错易混 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民工流”现象
(1)“民工流”产生的原因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②城乡或地区之间出现巨大的收入差距;
③国家推出农民进城等一系列政策。
(2)“民工流”的特点
①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
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大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
③流动不稳定;
④文化素质偏低。
(3)“民工流”的变化
近几年出现“回流”现象和“民工荒”。一方面,东部沿海招工难;另一方面,民工找工作难,
纷纷返乡或向中西部转移。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而民工

素质偏低;其次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迁移,内地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
改变。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拓展延伸 影响人口迁移主要因素的实例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气候);塔里木盆地中
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水);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土壤);伯明翰、大庆、攀枝花
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矿产资源);洪水、地震等导致的人口大规模迁移,西非
的环境难民(自然灾害);“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经济发展);近几
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交通和通信);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文化教育);军人家属
的从军(婚姻家庭);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二战”后,犹太人从欧洲迁入巴
勒斯坦地区(宗教);“上山下乡”、三峡移民(国家政策);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历
史上人口重心的南移(战争);“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
出(政治变化)。
方法技巧 人口迁移原因答题模板
(2019·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
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