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 MB
- 2023-04-22 20:36:07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新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学案 1第 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并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能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生产生活的一些现象。
【我的疑问】
自主预习
1.大气的能量来源
(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也是来源于此。
2.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其能量分布
太阳能量辐射特点:以多种波长形式辐射(太阳辐射光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
电波),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
【知识拓展】
削弱作
用
参与的物
质
主要作用 典例
吸收
对流层大
气中的水
汽和二氧
化碳;平流
层大气中
的臭氧
水汽和二
氧化碳吸
收红外线;
臭氧吸收
紫外线
平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地面生物免遭过多紫外线的侵害
反射
大气中的
云层和较
大颗粒的
尘埃
大气中的
云层和尘
埃将投射
到其上的
太阳辐射
的一部分
反射回宇
宙空间
夏季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
空气分子
或微小尘
埃
使一部分
太阳辐射
改变方向,
从而不能
到达地面
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故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
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
3.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
过程 具体经过 热量来源
太阳暖大
地
大地暖大
气
大气还大
地
课堂探究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广寒宫”终年深冷幽寂,实际上“广寒宫”并不是一直都深冷幽寂。
在有太阳照射时,“广寒宫”可以达到 130 ℃的高温,在没有太阳照射时,温度下降到-180~-170 ℃,离地球
如此近的月球与地球温差这样大。
结合材料探究:
1.月球表面白天温度为什么高达 130 ℃?
2.月球表面夜晚温度为什么低至-180~-170 ℃?
【归纳提升】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CO2、CH4、O3等)→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
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
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
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
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3)四川盆地
4.昼夜温差大小的原理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核心素养专练
【基础巩固】
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回答 1~2题。
1.图中数字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地面反射 B.②—大气反射
C.③—大气散射 D.④—地面吸收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 )
A.①增加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读下图,回答 3~4题。
3.表示大气对地面的温室效应的是( )
A.箭头 a表示的辐射 B.箭头 b表示的辐射
C.箭头 c表示的辐射 D.箭头 d表示的辐射
4.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 e可能增强 ②箭头 d可能增强 ③箭头 c可能增强 ④箭头 a可能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 5~7题。
5.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①吸收 B.②吸收
C.④大气逆辐射 D.③地面吸收
6.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图中的( )
A.①吸收 B.地面辐射
C.④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
7.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图中( )
A.①吸收减弱
B.③地面吸收增强
C.②吸收减弱
D.④大气逆辐射增强
8.下图为全球热量收支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代表 辐射,大气对 A辐射起 作用,该作用表现中最强的是 。
(2)图中数值“120”的箭头代表...
新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学案 1第 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并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能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生产生活的一些现象。
【我的疑问】
自主预习
1.大气的能量来源
(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也是来源于此。
2.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其能量分布
太阳能量辐射特点:以多种波长形式辐射(太阳辐射光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
电波),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
【知识拓展】
削弱作
用
参与的物
质
主要作用 典例
吸收
对流层大
气中的水
汽和二氧
化碳;平流
层大气中
的臭氧
水汽和二
氧化碳吸
收红外线;
臭氧吸收
紫外线
平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地面生物免遭过多紫外线的侵害
反射
大气中的
云层和较
大颗粒的
尘埃
大气中的
云层和尘
埃将投射
到其上的
太阳辐射
的一部分
反射回宇
宙空间
夏季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
空气分子
或微小尘
埃
使一部分
太阳辐射
改变方向,
从而不能
到达地面
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故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
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
3.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
过程 具体经过 热量来源
太阳暖大
地
大地暖大
气
大气还大
地
课堂探究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广寒宫”终年深冷幽寂,实际上“广寒宫”并不是一直都深冷幽寂。
在有太阳照射时,“广寒宫”可以达到 130 ℃的高温,在没有太阳照射时,温度下降到-180~-170 ℃,离地球
如此近的月球与地球温差这样大。
结合材料探究:
1.月球表面白天温度为什么高达 130 ℃?
2.月球表面夜晚温度为什么低至-180~-170 ℃?
【归纳提升】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CO2、CH4、O3等)→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
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
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
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
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3)四川盆地
4.昼夜温差大小的原理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核心素养专练
【基础巩固】
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回答 1~2题。
1.图中数字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地面反射 B.②—大气反射
C.③—大气散射 D.④—地面吸收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 )
A.①增加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读下图,回答 3~4题。
3.表示大气对地面的温室效应的是( )
A.箭头 a表示的辐射 B.箭头 b表示的辐射
C.箭头 c表示的辐射 D.箭头 d表示的辐射
4.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 e可能增强 ②箭头 d可能增强 ③箭头 c可能增强 ④箭头 a可能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 5~7题。
5.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①吸收 B.②吸收
C.④大气逆辐射 D.③地面吸收
6.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图中的( )
A.①吸收 B.地面辐射
C.④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
7.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图中( )
A.①吸收减弱
B.③地面吸收增强
C.②吸收减弱
D.④大气逆辐射增强
8.下图为全球热量收支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代表 辐射,大气对 A辐射起 作用,该作用表现中最强的是 。
(2)图中数值“120”的箭头代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