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7.65 KB
- 2023-04-22 15:32:06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湘教版 必修 1第 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 1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
[生活链接] 位于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的库布齐沙漠,总面积 1.8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
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曾是寸草不生、风沙肆虐、飞鸟难越的“死亡之海”。经过 30年来的不断
努力,累计治沙 6 000多平方千米,实现由“沙逼人退”向“绿进沙退”转变,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
中国经验。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
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水土
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
措施。
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和表现形
式。
知道: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
特征,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
防治的主要措施。
理解:自然条件与荒漠化的关
系,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应用:能够结合具体的地区,
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具体原因、
防治的具体措施。
人地协调观:调整人类活动,
防治荒漠化。
综合思维:分析荒漠产生的原
因和危害,提出防治的对策和
措施。
区域认知:认识荒漠化产生的
地理环境,评析人类活动对荒
漠化产生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调查家乡荒废土
地,分析其荒废的原因,并提
出整改措施。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 夯基固本
一、荒漠化的含义
1.含义
[自我探究] 沙漠化和荒漠化的含义有何联系?
[答案] 沙漠化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荒漠化包括风蚀、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
人类乱垦滥伐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其中风力长期侵蚀形成沙漠化,流水长期侵蚀形成石漠
化。
2.类型
(1)风蚀和
01
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
(2)人类
02
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
3.荒漠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西北地区气候
03
干旱,大风频繁,容易引起风蚀。
②深居大陆腹地,降水少,但有时降水强度却比较大。
③黄土高原地区
04
土质疏松,遇水崩解,易于侵蚀。
④从西北地区的自然格局看,植被覆盖率自
05
东南向
06
西北逐渐降低。地表裸露,使土壤失去植被保
护和对水的调节作用。
(2)人为因素
①人口的
07
迅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
②
08
过度放牧、
09
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二、荒漠化的危害
1.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
2.荒漠化造成
01
表土裸露,为
02
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荒漠化导致了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
03
生产力持续下降。
4.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荒漠化的防治
1.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
01
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防治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行动。
2.荒漠化的防治方针
0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防治措施
(1)营造
03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采取
04
封沙禁牧、禁樵禁采、
05
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
[自我探究] 我国西北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改善耕作技术,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
宜发展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修建坎儿井等用水工程、蓄水工程。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地表景观以草原为主
C.荒漠广布,地表多流沙 D.多大风,风力作用强劲
答案 B
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荒漠和草原为主。
2.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目标是( )
A.预防潜在荒漠化地区的产生
B.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C.谋求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D.防止土地退化程度加剧
答案 C
解析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最高目标则是谋求生态、经济、社
会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教材 P36~37活动]
1.自然原因:地形——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降水——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流水侵蚀严重。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的能力差。
人为原因:人类破坏植被,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速了水土流失。在...
湘教版 必修 1第 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 1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
[生活链接] 位于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的库布齐沙漠,总面积 1.8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
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曾是寸草不生、风沙肆虐、飞鸟难越的“死亡之海”。经过 30年来的不断
努力,累计治沙 6 000多平方千米,实现由“沙逼人退”向“绿进沙退”转变,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
中国经验。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
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水土
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
措施。
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和表现形
式。
知道: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
特征,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
防治的主要措施。
理解:自然条件与荒漠化的关
系,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应用:能够结合具体的地区,
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具体原因、
防治的具体措施。
人地协调观:调整人类活动,
防治荒漠化。
综合思维:分析荒漠产生的原
因和危害,提出防治的对策和
措施。
区域认知:认识荒漠化产生的
地理环境,评析人类活动对荒
漠化产生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调查家乡荒废土
地,分析其荒废的原因,并提
出整改措施。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 夯基固本
一、荒漠化的含义
1.含义
[自我探究] 沙漠化和荒漠化的含义有何联系?
[答案] 沙漠化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荒漠化包括风蚀、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
人类乱垦滥伐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其中风力长期侵蚀形成沙漠化,流水长期侵蚀形成石漠
化。
2.类型
(1)风蚀和
01
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
(2)人类
02
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
3.荒漠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西北地区气候
03
干旱,大风频繁,容易引起风蚀。
②深居大陆腹地,降水少,但有时降水强度却比较大。
③黄土高原地区
04
土质疏松,遇水崩解,易于侵蚀。
④从西北地区的自然格局看,植被覆盖率自
05
东南向
06
西北逐渐降低。地表裸露,使土壤失去植被保
护和对水的调节作用。
(2)人为因素
①人口的
07
迅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
②
08
过度放牧、
09
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二、荒漠化的危害
1.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
2.荒漠化造成
01
表土裸露,为
02
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荒漠化导致了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
03
生产力持续下降。
4.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荒漠化的防治
1.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
01
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防治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行动。
2.荒漠化的防治方针
0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防治措施
(1)营造
03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采取
04
封沙禁牧、禁樵禁采、
05
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
[自我探究] 我国西北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改善耕作技术,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
宜发展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修建坎儿井等用水工程、蓄水工程。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地表景观以草原为主
C.荒漠广布,地表多流沙 D.多大风,风力作用强劲
答案 B
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荒漠和草原为主。
2.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目标是( )
A.预防潜在荒漠化地区的产生
B.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C.谋求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D.防止土地退化程度加剧
答案 C
解析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最高目标则是谋求生态、经济、社
会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教材 P36~37活动]
1.自然原因:地形——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降水——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流水侵蚀严重。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的能力差。
人为原因:人类破坏植被,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速了水土流失。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