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7.81 KB
- 2023-04-22 11:24:06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地球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说出划分地球内部三个圈
层的主要依据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
2.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3.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图片分析等方式,知道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及特点,
明确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强烈欲望,培养学生热
爱科学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软流
层的位置及岩石圈的范围。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问答法、图片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我们吃鸡蛋的时候,剥开鸡蛋,都知道鸡蛋是几层的,有没有
同学想过构成这种适合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可以分为几层呢?他们在结构上有何
特点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获得问题的答案。
环节二:新课教学
过渡:与吃鸡蛋不同,我们要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肯定不能把地球剥开看看
到底有几层,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呢?
1.划分依据——地震波
【教师引导】
(1)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
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
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
(2)播放“汽车从柏油路驶向高速公路”的视频资料。
通过上述材料启发学生可以用震动速度的变化来探索地球内部结构。
【学生活动】读教材阅读部分“认识地球内部结构”,思考问题:什么叫地
震波?地震波一般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师生小结】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
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
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
而变化。
【展示图片】PPT 展示图片“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先
展示左半部分)
【提出问题】
(1)纵坐标与横坐标分别表示的含义?
(2)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化?
(3)在两个不连续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4)推测 2900 千米深处的不连续面两侧地球物质的状态可能是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读图思考后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
可适当进行补充。
【教师小结】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 33 千米处(指大
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
是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 2900
千米深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是德国地震
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2.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学生活动】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左半部分图片
和教师小结内容思考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学生交流后再展示右半部分验证自己的
猜想。
承接:科学家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以莫霍面和古登
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以上我们了解了地
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那么,各圈层有何特点呢?
(1)地壳
【展示图片】展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教师引导】利用地球仪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指出:地面以下,莫霍
面以上的一层很薄的固体外壳,叫做地壳。
【教师提问】出示“地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大陆地壳和大洋地
壳在空间分布和厚度上各有何特点?能否用一句话总结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
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过渡:地壳主要是由 90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说出划分地球内部三个圈
层的主要依据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
2.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3.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图片分析等方式,知道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及特点,
明确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强烈欲望,培养学生热
爱科学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软流
层的位置及岩石圈的范围。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问答法、图片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我们吃鸡蛋的时候,剥开鸡蛋,都知道鸡蛋是几层的,有没有
同学想过构成这种适合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可以分为几层呢?他们在结构上有何
特点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获得问题的答案。
环节二:新课教学
过渡:与吃鸡蛋不同,我们要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肯定不能把地球剥开看看
到底有几层,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呢?
1.划分依据——地震波
【教师引导】
(1)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
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
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
(2)播放“汽车从柏油路驶向高速公路”的视频资料。
通过上述材料启发学生可以用震动速度的变化来探索地球内部结构。
【学生活动】读教材阅读部分“认识地球内部结构”,思考问题:什么叫地
震波?地震波一般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师生小结】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
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
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
而变化。
【展示图片】PPT 展示图片“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先
展示左半部分)
【提出问题】
(1)纵坐标与横坐标分别表示的含义?
(2)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化?
(3)在两个不连续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4)推测 2900 千米深处的不连续面两侧地球物质的状态可能是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读图思考后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
可适当进行补充。
【教师小结】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 33 千米处(指大
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
是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 2900
千米深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是德国地震
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2.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学生活动】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左半部分图片
和教师小结内容思考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学生交流后再展示右半部分验证自己的
猜想。
承接:科学家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以莫霍面和古登
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以上我们了解了地
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那么,各圈层有何特点呢?
(1)地壳
【展示图片】展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教师引导】利用地球仪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指出:地面以下,莫霍
面以上的一层很薄的固体外壳,叫做地壳。
【教师提问】出示“地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大陆地壳和大洋地
壳在空间分布和厚度上各有何特点?能否用一句话总结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
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过渡:地壳主要是由 90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