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8.50 KB
- 2023-04-22 10:52:06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33 讲 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考查点拨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a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a
b
以选择题出现,主要考查
可持续发展原则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对环境影响 对人地关系认识
人类社会发展
早期
极为低下 采集与狩猎
极为有限,被动
地适应环境
肤浅
农业社会时期
生产力有较大
发展
以畜力和金属
工具进行农耕
加大,要求改造
自然,出现各种
环境问题
出现人定胜天的思想
观念,进而出现天人相
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时间 人地关系理论 主要核心思想
19世纪 地理环境决定论
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
性质
20世纪初 可能论 人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
“二战”以后 和谐论(人地协调论)
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
间得到协调发展
20世纪 80年代 可持续发展论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
相协调
3.可持续可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背景:20世纪 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2)目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共同发展。
(3)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
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基本观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
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回答 1~2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 1.A 2.B
解析 第 1题,原始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
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第 2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
则。
课时训练
1.(2016·绍兴选考)下列有关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不受地理环境制约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
C.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出现矛盾
D.后工业革命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
答案 D
解析 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不协调
明显增强;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后工业革命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
(2016·衢州期末)下图为“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读图完成 2~3题。
2.阶段Ⅰ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森林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阶段Ⅱ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
A.天命决定一切 B.自然主宰人类
C.人定胜天 D.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
答案 2.A 3.C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据此回答 4~5题。
4.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 )
A.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B.人类崇拜自然环境
C.人类依赖自然环竟
D.人类征服自然环境
5.下列属于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洞庭湖围湖造田
B.东北林区集中采伐,发展木材加工业
C.内蒙古地区退耕还牧
D.沿海湿地大规模围垦
答案 4.A 5.C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
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回答 6~7题。
6.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考查点拨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a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a
b
以选择题出现,主要考查
可持续发展原则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对环境影响 对人地关系认识
人类社会发展
早期
极为低下 采集与狩猎
极为有限,被动
地适应环境
肤浅
农业社会时期
生产力有较大
发展
以畜力和金属
工具进行农耕
加大,要求改造
自然,出现各种
环境问题
出现人定胜天的思想
观念,进而出现天人相
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时间 人地关系理论 主要核心思想
19世纪 地理环境决定论
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
性质
20世纪初 可能论 人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
“二战”以后 和谐论(人地协调论)
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
间得到协调发展
20世纪 80年代 可持续发展论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
相协调
3.可持续可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背景:20世纪 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2)目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共同发展。
(3)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
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基本观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
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回答 1~2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 1.A 2.B
解析 第 1题,原始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
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第 2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
则。
课时训练
1.(2016·绍兴选考)下列有关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不受地理环境制约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
C.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出现矛盾
D.后工业革命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
答案 D
解析 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不协调
明显增强;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后工业革命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
(2016·衢州期末)下图为“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读图完成 2~3题。
2.阶段Ⅰ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森林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阶段Ⅱ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
A.天命决定一切 B.自然主宰人类
C.人定胜天 D.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
答案 2.A 3.C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据此回答 4~5题。
4.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 )
A.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B.人类崇拜自然环境
C.人类依赖自然环竟
D.人类征服自然环境
5.下列属于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洞庭湖围湖造田
B.东北林区集中采伐,发展木材加工业
C.内蒙古地区退耕还牧
D.沿海湿地大规模围垦
答案 4.A 5.C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
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回答 6~7题。
6.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