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 MB
  • 2023-04-21 22:56:03 发布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第二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教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二节 生态问题及其表现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十”字架的沉重
思考探究:(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该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为森林破坏。
(2)这种问题会导致哪些严重的后果?
提示:这样造成的后果主要有:①生态失调;②环境恶化;③导致洪水频发;④水土流
失加剧;⑤土地沙化;⑥河道淤塞;⑦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1.生态危机的表现
水土流失、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生态危机的成因
(1)人为原因: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

(2)自然原因: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稳定性差。
3.脆弱的生态系统
(1)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特点:自身稳定性差,抗外界干扰能力低,破坏后恢复比较困
难。
(2)危弱生态系统的分布区:
人口密集区和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区,特别是人为作用力和自然作用力强烈叠加的地带。
例如,海陆交界带、河流变迁带、山地平原过渡带、绿洲荒漠交界带、农牧交错带、城乡交
接带、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污染影响严重区。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原因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人们把森林称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回答 1~2题。
1.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不属于其产生的影响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全球温室效应增强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南极臭氧空洞扩大
2.提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垃圾
C.减少木材的消耗量 D.移风易俗
解析:  第 1题,根据森林的作用可知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
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后果,臭氧层空洞是氟利昂的排放引起的。第 2题,

提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木材的消耗量,减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3.(全国卷Ⅱ)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 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
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
沙鸭种群,春季为 50 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 200 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
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 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解析:中华秋沙鸭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应从迁徙路线上缺少休
憩和觅食地、误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动物的猎杀等方面分析;保护对策应从恢复湿地、治
理污染、严禁猎杀、进行观察与保护、做好宣传等方面分析。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
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
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
宣传工作等。
[教材问题提示]
P39问题提示 1.非洲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
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是人口增长及生产力水平落后,存在乱垦滥伐,过度放牧以及
森林植被破坏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2.南美洲大面积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首先,会破坏森林地
区的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失调、环境恶化、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水土
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等环境问题;其次,热带雨林遭到破坏还会导致全球植物的
光合作用减弱,空气中的氧气减少和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温度升高,造成地区气
候干旱,影响农业生产。
南美地区积极恢复被破坏的热带雨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对改善该地区生态系统,调节
全球气候,提高热带雨林地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