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 MB
  • 2023-04-21 16:44:04 发布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第1课时导学案湘教版必修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之间的关系。3.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板块处于相对的运
动状态。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边界类型 地貌 举例
在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
地带
常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
高原
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
碰撞的地带
常形成深邃的海沟以及与之
相伴的山脉或岛弧
如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洲东
部的岛弧
在板块张裂的地带 常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 如东非裂谷带、大西洋
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褶皱: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使岩层发生弯曲。一般来说,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如图
中 A、B处;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如图中 C处。
(2)断层: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岩层受力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其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
叫地垒,如图中 D处;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地堑,如图中 E处。
4.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喷发的熔岩物质堆积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思考
1.一位在青藏高原上的旅行者,捡到一块石头,他吃惊地发现这竟是一个古生代海洋生物化
石。这么高的陆地上为什么会捡到海洋生物化石呢?
答案 青藏高原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在青藏高原抬升之前,是一片
汪洋,该旅行者捡到的石头就是当时的海洋生物在岩石中形成的化石。
2.断层线两侧的岩石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如果断层线两侧的岩石移动幅度很大,上升的部
分会形成什么地形?下降的部分又会形成什么地形?
答案 断层线两侧的岩石运动方向相反,一侧上升,则另一侧下降。如果断层线两侧的岩石
移动幅度很大,上升的部分会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下降部分会形成低地或谷地。
                   
探究点一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探究活动 读“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都属于欧亚板块吗?
(2)在板块边界一般形成什么样的地形?
(3)试分析红海、地中海、大西洋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
答案 (1)太平洋板块。 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2)在消亡边界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岛弧、海沟等。在生长边界形成海岭、裂谷、断层等。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3)红海、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们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不断张裂中;
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特别提醒]
(1)板块的内部相对稳定,但大板块内部的小板块之间的活动往往也能形成巨大的危害,如
2008年汶川大地震就是亚欧板块内部小板块之间相对运动形成的;另外,东非大裂谷是非洲
板块内部小板块之间的张裂形成的。
(2)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由这两个板块的密度决定,如:大陆板块与大
洋板块的密度不一,大洋的密度大些,因此在它们相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的下部,
把大陆板块的边缘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或岛弧,而在俯冲带形成海沟,其往往是海洋最深的
地方。大陆板块之间相挤压之所以形成高大的山脉是由于大陆板块的密度相当,因此它们的
交界处全部被抬升。
探究点二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背斜和向斜示意图。
材料二 某地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 华山大断崖。
(1)从形态上看,背斜和向斜有何不同?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和向斜有何不同?
(2)“背斜成谷”主要是受到哪种外力作用的影响?若材料一图中所示地区有石油分布,应从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哪种构造中寻找石油?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在背斜顶部,为什么?
(3)材料二中,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