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 MB
  • 2023-04-21 11:56:03 发布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1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纲
呈现
大气受热过程
考纲
解读
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
温作用;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学会解释相关
地理现象;
3.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因素,并
能够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逆温现象
  1.大气受热过程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含义
a① 太阳辐射 ,b② 地面辐射 ,c③ 大气吸收 ,d④ 大气逆辐射 。
(2)根据图示,完善大气受热过程

2
(3)图中显示的大气的作用
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⑨ 吸收 、⑩ 散射 。
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 。
2.云层对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影响
(1)当有较厚云层时,白天,云层的  反射 作用明显,地面温度比晴天的  低 ;夜间,云层的  
大气逆辐射(保温) 作用显著,地面温度比晴天的  高 。因此,晴天比阴天的昼夜  温差大 。
(2)由图可知,白天和夜间都存在  大气逆辐射 ,而且白天比夜间  强 

3
  1.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农业实践
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4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
地。
知识拓展
逆温成因及其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称为逆温。
(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

5
(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成雾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
至出现交通事故
大气污染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
害人体健康
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
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
命题视角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                   
  2019年 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Ⅰ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Ⅱ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
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Ⅰ
图Ⅱ
1.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Ⅱ中(  )
①增大 ②增大
③减小 ④减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大气受热过程图中,①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④表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
射,②表示大气逆辐射。云海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即④增大,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即

6
①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表温度较晴天低,地面辐射减弱,即③减弱;云层中的水汽会加强大气
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即②增大,B项正确。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
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 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2017课标Ⅰ,9,4 分)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规律。膜内温度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温度,且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要小于膜外
自然状态下的平均温度日变化,故①②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有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要小于无积雪时的温度
日变化,则②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
3.(2017课标Ⅰ,10,4 分)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