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 MB
  • 2023-04-21 09:12:02 发布

2020秋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学案:1地球的公转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2 课时 地球的公转
(填一填)
一、地球公转特点
1.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
黄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方向:沿公转轨道自西向东。
3.速度:每天向东移动约 59′。
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1 年,约为 365 日 6 时 9 分。
5.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
约为 23.5°。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 66.5°的夹角。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影响
①南、北回归线:太阳光线直射点可能达到的最南和最北的纬度
位置。
②南、北极圈:一年中因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消失的最大
范围的界线。
③五带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南、北极圈之内为寒带;
热带与寒带之间为温带。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最大值为 90°。
(2)正午太阳高度: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12 时时最大。
(3)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
侧逐渐降低。
3.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夏季为例)
(1)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有极
昼现象。

(2)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内出现
极夜现象。
(3)赤道上:昼夜等长。
4.四季更替
(1)夏季是一年内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2)冬季是一年内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3)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做一做)
1.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地点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C )
A.地球公转线速度不同
B.地球公转角速度不同
C.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轴的空间指向在一定时期内不变
D.黄道平面始终与地轴垂直
解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主要是因为黄赤
交角的存在以及地轴的空间指向在一定时期内不变,C 项正确。
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 2~3 题。
2.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图中角 α 是黄赤交角
②图中角 β 是黄赤交角
③目前黄赤交角度数约为 23.5°
④目前黄赤交角度数约为 66.5°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黄赤交角指的是地球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约

为 23.5°。
3.纬度与图中 α 的度数相等的纬线是( C )
A.南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北极圈 D.日界线
解析:α 的度数为 66.5°,与南北极圈的纬度相等。
主题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探究公转的基本特点。
(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
提示: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
(2)地球从 A 点绕太阳公转一周,回到 A 点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提示:365 日 6 时 9 分(1 个恒星年)。
(3)地球处在公转轨道 A 点时与处在 B 点时,公转速度有什么不
同?
提示:A 点时公转速度快,B 点时公转速度慢。
1.黄赤交角的形成与特点
黄赤交角是地球的自转轨道平面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
其本质是一个面面角,其在静止和绕日的运动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具

体如下:
(1)静态特征:一轴、两面、三角度
(2)动态特征:两个变、三个基本不变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
间的回归运动,其运动周期为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叫做 1 回归年。
如下所示:

地球公转图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方法
在高中阶段对公转轨道图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基本上左右两个被
固定为夏至日和冬至日这两天;上下两个被固定为春分日和秋分日这
两天。因此判断的时候可根据此特点进行判读。
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 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
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 2。
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 3。
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
3 中的 A;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 3
中的 C。
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