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5.29 KB
- 2023-12-07 08:40:06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2020 年中考作文高分技巧:作文拟题技巧及方法 文章的标题,犹如人明慧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特的 题目,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考场上,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迅速激发起 阅卷老师的好奇心,扣住读者心弦,使文章顾盼生姿,起到眉眼传神的作用,也 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 “题好文一半” ,要闯过中考作文关,使阅 卷老师对其作文一见心动,甚至“一见钟情” ,拟题有举足轻重之功 。 一、标题的要求 1.贴切鲜明,新颖生动。 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 使读者一看就能了解文章写什么, 但又不能落于俗套, 而应能读者觉得耳目一新的感觉,激起阅读兴趣。以“倾听”为话题的作文,用 “理想和现实” “追求真理”作标题,就显得大而不当,甚至题不对文,而“相 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标题,虽然切合文章内容,但平淡而少新意,就不 如“我们需要一根拐杖” “听听成长的风铃”等标题别致生动。 2、简洁凝练,力避冗长。 恩格斯曾说: “题目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 ”这主要是因为短小的标 题,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如“应当辩证地看待文凭 与水平的关系”就不如“文凭与水平”简洁凝练,具有吸引力。标题范围尽量要 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在以“爱心”为话题的作文中, 用“爱心小议”为题,就显得过于宽泛,不如“爱需要复制和粘贴”更具体而生 动。 3.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题目含义丰富,富有启发性,能够引起读者共鸣,遐思迩想。比如“阳光 下的罪恶” 、 “菩萨指引的血腥路” ,一看题目自然引起读者的思考,韵味无限。 在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中,一位同学以“同学你,好一首走着的歌”为题, 这标题本身就是一首小诗,含蓄而耐人寻味。 4切合文体,依文定题。 话题作文一般都不限文体,但不同体裁的文章应当有不同风格的标题。如以 “梦”为话题的作文,写记叙文,可以有“美梦成真” 、 “想起了那个暑假”等标 题;写散文,可以有“这一幅风光,如梦” 、 “比梦更美”等标题;写说明文可以 有“说说课文中的梦 ” 、 “梦的成因”等标题;写议论文,则可以有“有美梦 就会有希望”等标题。 二、拟制标题的方法 1.增补法 即把话题或话题核心词当作拟题的一部分,在它们的前后添加词语,从而形 成文题的一种拟题方法。有前缀式、后缀式、前缀后缀并用式三种情况。 前缀式如话题“活着”的拟题: “司马迁的活法” 、 “雷锋的活法” 、 “自得其 乐的活法” 、 “何必羡慕他人的活法” 、 “人当追求高雅的活法” ,等等。 后缀式如话题“阳光”的拟题: “阳光总在风雨后” 、 “阳光是我心头的灯” 、 “阳光抹不去” 、 “阳光无价” 、 “阳光暖人心” ,等等。 前缀后缀并用式如话题“一切皆有可能”的拟题: “用可能激发潜能” 、 “莫 在等待中让可能成泡影” 、 “用行动催促可能成现实” ,等等。 2.神合法 神合法拟题法就是在拟题时不借助话题或话题核心词, 而凭借标题的实质和 内涵来扣合话题。这里方法很多,如妙用修辞法,词语组合法,名句套用法,巧 设悬念法。 妙用修辞的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 、 “时代呼唤雷锋” 、 “朋友最真, 友情最贵” 、 “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 ,这些标题或用比喻,或用借代,或用 对偶,美化了语言,增添了文采,从而给文章安上了动人的“眼睛” 。 词语组合的如“蜗牛脚步我” 、 “阳光心灵明月” 、 “蜜蜂鹰眼镜子” 、 “书翅膀明天” ,这些标题简明醒目,又易于把握写作中心和文章的结构形式, 便于操作。 名句套用的如“何处散发弄扁舟”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一千零一个愿望” 、 “阳光总在风雨后” , “都云老汉痴,谁解其中味” 、 “让友谊来得更猛烈些吧” 、 “西施浣纱,东施效颦” ,这些标题套用名人名言、群众口语、谚语歌谣、成语 俗语、诗句歌词,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易为大家喜闻乐见。 巧设悬念的如 “张三哥出嫁” 、“请珍惜你的痛苦” 、“我渴望每天晚上都停电” , 这些标题违背常理, 会让人产生非读不可的感觉, 从而极大地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3.标点法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用之拟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留给人广阔 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如“善待生活”的话题,有考生以“沼泽乎?诗画乎?”为 标题,揭示“生活是沼泽还是诗画全在个人心态”的中心思想,有考生则以“诗 画?诗画! ”为标题,揭示自己对生活从畏惧到热爱的过程。 4.求异法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 有时正面无从下手, 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来个反弹琵琶, 焕然一新。 人们常说 “多个朋友多条路” , 你不妨来个 “多个朋友多堵墙” ; 以“竞 争”为话题作文,想到正是敌人或者对手催你上进,逼你进取,可拟出“感谢你 我的敌人”等文题。 5.嫁接法 即把各行业、各学科、各领域的专用术语巧妙地引入标题,兼收并蓄,别开 生面。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的考场作文,就可以有“一份心灵的答卷” 、 “伟 大心灵的实验报告” 、 “热线电话” 、 “内心世界测试题及详解”等标题,把考试、 科学实验、心理咨询等相关术语引进标题,顿生妙趣。 6.符号法 用代数式的形式作标题,来显示所要表达的宗旨,如“818” 、 “减负 减副” 、 “知识+干劲=效率” 、 “真诚+守信=真正的友谊”等标题,直观、醒目, 富有哲理,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再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话题,有 考生以“1+1=?” 、 “10 减 1 等于”为标题,引人深思,直观地揭示答案的 多种可能性。 好题文一半。美的标题象磁石,一下子就会吸引住你的双目,激起读者强烈 的阅读欲望。有些含义隽永的标题,还会使人品味再三,久久难忘。应当看到, 练习自拟标题实际上也是在训练自己审题明意的能力, 我们平时要多做这方面的 练习。 典范剖析 爱与被爱助力我成长 爱人者人恒爱之 突破要领之一:突破要领之一:诗意标题,夺人眼球,启人思考。 天津一考生, 因爱,小芽变成参天大树,因被爱,雏鸟反哺。爱与被爱助力我成长。 题记 七岁的我就有着不安分的心与探索海洋的愿望。 那时我常央求妈妈带我去沙 滩上玩耍。 (概述七岁时的心理特征,总起下文。 ) 妈妈总是乐呵呵地跟随我,守候在我的身边。 ( “乐呵呵”写出妈妈幸福的神 态, “守护”写出妈妈对我的爱之声。 )灿烂的阳光,细腻的海沙,沉静的大海, 如花的笑靥, 在那边海滩上, 只要有我出现的地方, 就会留下一个个精彩的画面。 温热、洁白的细沙轻轻抚摸着我的双脚。惬意极了。不经意间,我的眼睛向后一 扫,看见了即使是大海也无法比拟的妈妈那清澈的眸子,那温浅的笑意,那专注 于我的爱的眼神。 我想,在妈妈这份爱里,我将茁壮成长。 突破要领之二:先具体叙事,再总结点题,重点突出,效果特别。 时光飞逝,12 岁的我,已经是一名有沉重学业负担的中学生了。面对升学 与择校的压力,我自己觉得很累,很苦。 ( “时光飞逝”这一过渡词语承上启下, 过渡自然。 ) 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在记忆的那段时光,那杯热牛奶是我的能量,那默默 坐在我身边,帮助我、陪伴我的单薄身影是我的指路明灯。于是烦闷紧张的我不 再犹豫徘徊,因为我已经找到那带领我前行的航标。这橘色灯光中融入爱的热牛 奶被我轻轻含在口中,隽永而醇香。 浓郁的热牛奶中洋溢着爱的味道,给了我成长的力量。 14 岁那年,妈所在的单位破产了,她只能打点儿零工补贴家用。我总想为 她分担一些家务,却总是被她以学习为重的理由,赶到房间里去。 (两个“总” 字写出了“我”对妈妈的爱和妈妈对“我”的爱。 ) 突破要领之三:情节曲折,引起阅读兴趣。正反举例,论述完整;在安宁 的日子里,爱助力“我”成长,在窘迫的日子里,爱依然助力“我”成长。 每当妈妈工作一天回来后,我透过门缝看到疲惫不堪的妈妈,趴在桌子上小 憩, 惨白的灯光映着她皱紧的眉头和不再年轻的脸庞上, 我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 这时我就缓缓打开门,走进卧室,将一杯热牛奶放在桌子旁,又悄悄地离开了。 关上门,我透过门缝看见妈妈不知何时已经睁开眼睛,正看着桌子上的牛奶,嘴 角溢出温柔的笑,脸上浮现着充满活力的光彩,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一股 暖流顿时涌上我的心头,我的嘴角也扬了起来。 在妈妈被被我关爱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爱与被爱见证我的成长,更助力我的成长。 突破要领之四:总结全文,再次点题扣题,突出主题。 【学习要点】 1.标题亮丽, 紧扣主题。 文章以主标题加副标题的形式呈现, 短短十几个字, “爱”被反复提及,情意满满,全文以妈妈对“我”的爱和“我”对妈妈的爱构 成,紧扣主题,结尾又简要总结全文,照应题记,再次点题扣题。 2.叙述有序,层次井然。文章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行文,分别写出了 7 岁、 12 岁以及 14 岁的画面,随着主人公年龄的增长感受逐渐加深,内容逐层递进, 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行文流畅,层次井然。 【突破要点】 1.娓娓道来,语调舒缓。考生的用语十分清新自然,语调和缓,没有激烈的 情感表达,行文流畅,读之让人感觉仿佛在听一个朋友讲故事,又想潺潺小溪, 让评卷老师倍感亲切。 2.线索明晰,主题突出。 “爱” “助力” “成长”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既深 化了主题又在结构上呈现出回环之美。全文线索清楚,层次分明。文章首尾直抒 胸臆,点明文题。行文中多次点击扣题,字里行间洋溢着爱的味道,主题鲜明而 突出。 美文推荐 谁也不是金口玉言 一考生 又是一年的秋。 太阳刚刚升起, 在桂花树树顶上发出微光。 他蹲在那棵桂花树下, 屈着身子, 双眉紧锁,嘴唇微合,烟头落下一地。要不要彻底饶恕他的罪过?该不该叫他一 声父亲?能不能放弃自己的誓言?像哈姆雷特遇着生还是死一样的难题, 他正纠 结着。 十多年前,这个他称之为父亲的男人携走了家中的积蓄,没给母子俩留一 个子儿,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家。母亲不肯相信,便去追,不幸撞上飞驰而来的汽 车,命保住了,但双腿截肢,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从此以后,他一直与苦难 相伴,在极其艰难中成长着。他恨父亲,也是一个秋天的早晨,他一个人悄悄跑 到桂花树下,对着太阳发下人生的第一幢誓言:永远不再承认这个父亲。 几天前,父亲打来电话,请求他说:我老了,终究是要落叶归根的,原谅我, 让我回家吧。他先是放声狂笑,继而厉声吼道: “你忘记了年轻时的自己! ”他无 法忘记母亲住院截肢时的悲伤,无法忘记雨天上学无人接送的孤独,无法忘记老 师催交学费时的困窘,他不想接纳这个绝情的人。后来在母亲的干预下,他还是 打电话让父亲回家了。但是,他无法忘记自己的誓言,在心的谷底仍然不想饶恕 这个男人,说话做事一直以“你”相称。 太阳在升高, 在地上留下长长的树影, 他还在抽烟。 邻居王大爷送孙子上学, 他站起身,向大爷问好。王大爷夸他: “主动把父亲接回来,任教他无情,不教 我薄意,好样的。 ” 他有些脸红: “哪里” “哎,相逢一笑泯恩仇麻! ” 他知道,那是鲁迅的诗句,说的是兄弟,是国家,不是父子。 太阳在继续升高, 他在桂花树下徘徊。 一家三口从身旁走过, 父亲拉着孩子, 孩子拉着母亲,他有些羡慕。孩子向他问好,然后天真地说: “大哥哥,你也拉 你爸爸妈妈去散步吧! ” 孩子的话似乎戳到他的痛处: “我妈截肢了,我” 太阳已经升到半空,他扔掉手上的烟,走回到院子里。院子里,男人推着母 亲外出晒太阳。母亲淡淡地笑,男人微微地笑。阳光照满院子,和蔼地洒在他们 的身上,一抬头便望见男人替母亲梳头发,他心有所动,一声熟悉而陌生的称谓 冲口而出: “爸” 誓言呢?他感到有点冒失,但随即想起不知谁的一句名言:莫在蜗壳里看世 界,常情未必合情,常理未必合理。是的,谁也不是金口玉言,要感知真相,认 识真理,就要善于对常情、常理说“不” ,固执于一点,往往是自取失败。 【名师点评】 1.主题深刻,切合题意。父亲离家出走,发誓永远不承认这个父亲,现在接 回了他,该不该叫他一声父亲,文章通过故事和人物的反思,表达了一个深刻的 主题:要感知真相,认识真理,就要善于对常情、常理说“不” 。主题深刻独到, 且切合题意。 2.结构紧凑,剪裁合度。故事涉及到十几年前的事,文章截取故事的尾声, 从最后一天写起,重点写自己的思想斗争过程,十几年前及几天前的情况则通过 插叙予以交代。采用顺叙与插叙结合的方法,故事紧凑,重点突出。 3.标题新颖,耐人寻味。金口玉言,原指皇帝说的话,亦泛指不可改变的权 威性的话。以“谁也不是金口玉言”为标题,含有要善于改变自己,不可固执的 意思,既通俗易懂,又别有含义,耐人寻味,不落俗套。 考题链接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接受过无数次的考试,今天我们正在考场上接受祖国和 人民的挑选,今后我们走向生活,步入社会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对人生的挑战与 考验,一句话,人生无处不考试。请你以考试为话题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 600 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试题解析】 题目要求以考试为话题作文,构思时应迅速联想相关的人、事、物、理,比 如: 在你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哪一次印象最深?考试给你带来过哪些喜怒 哀乐?对中考改革你有什么看法?对考试命题你有哪些见解?素质教育与考试 是什么关系?步入社会后将有哪些事可以与考试挂钩? 在打开思路之后,要迅速作出写什么的最佳选择。有关考试的材料很多,但 作文时只能选一个点来写。这一点,应当是最能展示你的写作才华、最能吸引读 者目光的,应当与其他人所写不相雷同,应当有闪光之处,能充分地展示出你的 个性特点。 【佳作示例】 考试的滋味 明天又要进行月考了,虽然不能决定命运,但是年级排名次、班级排名次及 排位子,各科老师讲评,家长狂轰滥炸就够我们受的了。我们或是心悦诚服 总结教训,或是口是心非地承认不足,或什么感觉都没有。不管怎么样,我们还 得临阵磨枪呀!夜车也不能不快开喽! 第二天,我机械地走进考场,直挺挺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监考老师。这时大 脑里一片空白。 接过卷子, 我的心咚咚乱跳, 头皮发胀, 眼前卷子上的字也直跳。 我闭上眼睛晃晃脑袋,想想老师曾讲过要镇定,先看简单题。于是睁开眼全神贯 注地看一遍题,挑着做了几道小题。 这时,心神稳定下来,答题速度也快了。会做的题做完了,再挑些似会非会 又弄不准确的题。同时调动全部精力,回忆老师是怎样讲评类似的题型的,课本 上又是如何讲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