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5.57 KB
- 2023-12-07 08:10:01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2020 年中考作文高分技巧:立意的技巧与原则 在考场作文中,立意撞车的现象十分普遍。作文要想获高分,首先立意上要 独辟蹊径。所谓独辟蹊径,就是指立意角度打破由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心理定势, 打破思维的模式化,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或者是以自己独特的角度 去立意,提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做到浅中求深,旧中求新,正 中求反。 一、超越小我,放大眼光。 作文要有新意,就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超越自我局限,尽量用大眼光去看 文题,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将从大处对生 活的认识和文题巧妙地结合起来,努力展现自己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思想。这样文 章才能有高度,有高度也就做到了脱俗求新。 请看 2019 年中考南京卷作文题: 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 奶奶说: “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事后,这引起了呢的联想和深思 你以“你的和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 大多数考生从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进行立意,有一位考生从“我”和奶奶对 待传统节日的不同情感态度入手,提出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问题。作 者写道: 端午节,绿豆茶,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那么,我喜欢什么呢?我 喜欢圣诞节,喜欢三明治。你喜欢中国节日,中国食品,我喜欢外国节日,外国 食品,这看是个人喜好问题,但在背后却藏着一个民族感情问题。君不见,许多 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对西方节日如痴如狂,甚至有人将七夕改成 为情人节。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要用西方人的标准改造我们的传统节日呢?是 不是也要把春节改成圣诞节,中秋节改成感恩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新春佳节,合家团圆;清明之节,抚 慰亡灵;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共婵娟;端午之晨,龙 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七夕之时,仰望夜空,乞巧求福,盼 幸运之降临,寄希望于未来。佳节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联系血脉之情的纽 带。我们和爷爷奶奶都是龙的传人,继承和捍卫民族传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前 人的信奉也是我的守望,你的也是我的,我的必须是你的几处和发扬光大,而分 什么你的我的,过分强调我们这一代人的独立,难免有数典忘祖之嫌。 简析:文章超越了对祖孙二人喜好的评说,而从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和传统文 化的角度展开议论,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大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这样的文 章,高屋建瓴,不落俗套,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反弹琵琶,逆向思维。 所谓反弹琵琶,也称逆向思维,它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对人 们普通认可的道理或结论进行反向思考, 从而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但华罗 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不但新颖,而且意义更为深刻。 2019 年中考山东临沂卷作文(一)要求以“不一样的世界”为题作文,某 考生以将马谡的故事为例进行说理。请看其中的两段: 马谡是怎样的人?在许多人的眼里,马谡的世界里被“骄傲自大” “刚愎自用”“拘泥兵书”“脱离实际”等不光彩的头衔塞得满满,可 我眼里马谡的世界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大敌当前,临危不惧,主动请命, 立下军令状,这是何等壮举!到了战场,不顾敌我悬殊,左冲右突,奋 力拼杀,宁死不降,尽心尽职,可谓大将风度。即使战败下来,也毫不 推卸责任,更未叛逃投敌,而是“自缚跪于帐前”,负荆请刑,以年轻 生命履行了自己立下的军令状 当丞相问道:“谁愿去守街亭时”时,马谡完全可以装聋作哑,既 不点头,也不摇头。即使点到名下,也可以自谦一番:“末将不才,恐 难当此重任,请丞相领座明虑。”或者佯称:“近日末将偶敢风寒,身 体不适,上阵恐有失,贻误汉室大业” 简析:在三国演义 里“失街亭”的故事里,马谡是一个自大、刚愎自 用的反面人物,对于他的评价,大多都是不好的看法。这位考生大胆运用反弹琵 琶法,对马谡做出了肯定行的评价,倒也言之有理,令人信服。 三、就事论理,哲理提升。 记叙文不仅要描写生动,而且要立意深刻。如果说生动是为了让人想读,那 么深刻则是为让人耐读。所谓深刻,其实就是文章要有点深度的思想。因为立足 于“清楚”之上的“生动”,若缺少较有深度的思想性,只会让人觉得有意思, 而不会是有意义,或者是没有多大的意义。要文章有意义,就不能就事写事,而 必须通过卒章显志等手段就事论理,对文章进行哲理性提升。 2019 年中考江苏盐城卷要求以“真的有意思”为题作文,请看其中一篇的 最后两段: 些许时日后,恰逢假期,便前去看望住院的爷爷及独自照顾爷爷的奶奶。轻 轻推开病房的门,不禁为映入眼帘的那一幕所感动:奶奶小心翼翼地坐于床头, 用手扶着爷爷的后背,将其缓缓托起,而后端起那素净的白瓷碗,将清粥一勺一 勺喂到爷爷的嘴中。“这么老了,还出去玩什么?”奶奶嗔怪道。爷爷则是乐呵 呵地笑着:“不是你叫我多出去走走嘛!”我静静地伫立在门边不想进入,我不 愿破坏他们其乐融融的二人世界。 真的有意思,表面上是冤家对头,骨子里却如此恩爱。西谚有语,不要见树 皮而下结论,先看结的果实,再看它是什么树,诚哉斯言! 简析:文章先写爷爷奶奶的差异和争吵,极力渲染他们的矛盾,而后写他们 骨子里体现出来的关心和恩爱,欲扬先抑,前后形成巨大的反差,给读者造成强 烈的情感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值得一说的是结尾,文章引谚语作结,不 但揭示了事件的 “意思” 所在, 同时又升华主题, 使文章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意味。 古人云:“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 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这就告诉我们,面对一 个写作素材,马上想到的主题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主题,最好也不要马上 写;应该定下心来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进行思考,追问原因,探究共性,揭示本 质。这样,你就能力避老生常谈和人云亦云,写出发人深省的文章。 范例剖析 妈妈请学会放手 长沙一考生 曾记儿时,你和我共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有那么一句话至今仍任令我记忆 犹新:“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 算好汉。”我想往自主追求独立,你也应该学会放手。(开篇借用陶行知先生的 一句话来表明自己的请求: “我”向往自主,追求独立,请妈妈学会放手。点题, 也揭示主题。) 自呱呱坠地至牙牙学语,自懵懂无知至逐渐成熟,你和爸爸为我抵御流年的 磨砺和岁月的侵蚀,给了我一个如童话般轻松美好的童年。小学时您没让我在家 做过家务,您总是将我的课本、文具整整齐齐地收好,您为我做好一切琐碎的小 事。曾经,每当听到同学们对内务叫苦不迭,我总是暗自庆幸。只到我也开始了 寄宿生活,那段时间,我过得十分痛苦,由于不够熟练,我总是白白浪费了许多 学习时间来理内务。由于不会照顾自己,我总是生命,没有心力努力学习,这一 切,都因为我在过去的生活中没有体验过劳动的艰辛,如今才自食恶果。现在我 逐渐成长,懂得了自理的重要性。 突破要领之一:以小见大,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发现大问题,强调自立的重 要性,言辞诚恳。让人动容。 其实我明白,你为了让我的人生更精彩,倾尽了你的爱与心血。即使是这次 学校让我们上传材料,你希望爸爸来做,也是因为你爱我爱到了极致,希望我的 人生之路能够多些坦途。但你忽略了一点,你不可能为我走好、走稳每一步,相 反的,你应该大胆放心地让我向行走。就如霍乱时期的爱情所说的,趁着年 轻感受各种“痛苦”吧,不然到老了,没有什么可怀念的。独立自主地闯荡,有 助于我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我也能从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突破要领之二:正反对比,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同时 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母亲,如果不放手,没有年轻时痛苦的经历,必将造成人生的 缺憾,这样主题更加突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希望您能让我独自完成这次的学习任务, 是因为我不想只依靠父母,我希望能依靠自己有所成长,我想勇敢地为自己承担 一次,我自主地承担人生的责任。(巧妙过渡,由独立引向责任,使立意更加深 远。) 人生不易,烦恼杂念总是与我们相伴,成长中最黑最暗的路,总得靠我们自 己走完,我们总得经历这些挑战,健全自己的人格。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积累一 次又一次挑战的经验,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来努力变得优秀,才能激发出自己最 大的潜能。 我们人生的责任也不过如此, 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更好地为他人负责, 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只有学会了独立自主,才能更好地丰满羽翼,提升自 己,将来回馈社会,做出贡献。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冀和重担正寄托在 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突破要领之三:善于联想,化实为虚。考生从现实生活引向对未来生活的 纵深思考,联想到自己将来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请母亲放手,让自己迎接各种 挑战,立意深远。 我相信清风明朗,万物可爱;人间值得,未来可期。我不怕黑,不怕冷,不 怕路远马亡、星辰暗淡,只怕辜负韶光,虚度了年华。妈妈恳请你能放手,让我 能够独立自主的抉择,为自己的人生交上满意的答卷。(照应开头,结构严谨; 卒章显志,深化主题。) 【学习要点】 这篇文章反映社会热点孩子成长中教育问题的佳作,因立意深远而出 彩,因主题突出而受到评卷老师青睐。 1.立意高远,主题突出。立意是否深远,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本文开门见山, 摆问题,名主旨。通过一些生活小事,追本溯源,以小见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立意也显得高远了。 2.层层推进,不断升华。本文在立意上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思维没有 固定在某一点上,而是如流水般从一点向深层次推进,不断挖掘,层层深入,使 主题显得深刻。另一方面考生由己及人,由个人推及社会、国家,横向拓展,越 拓越宽,使主题显得宏大,因此整个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不断升华。 【突破要点】 1.着眼热点,志存高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问题,一直是现代社会 中的一个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特别是这个“巨婴”盛行的时代,家庭教育引起 了大众的关注。考生放眼长远,胸怀大志,立意深刻,针对性强。 2.以事说理,以情动人。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性极强的文章,但考生没 有以生硬的说教,而是以独白的形式,巧妙地借用日常生活小事,与母亲面对面 交流,并推己及人,以事说理,以诚动人,自然亲切,不急不缓,既揭示了问题 的实质,又让人动容动情,心服口服。 美文推荐 人人脚下都有吉祥的云 一考生 两个大学生毕业生,一个因为有家庭背景而很快在理想的单位上班了,一个 却因为缺乏社会关系而迟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后者叹息道:“都说路在脚下, 那不过是安慰人的口号而已,平民子弟脚下哪有路!”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这倒并不是什么唯心主义的心灵鸡汤,而是无数强 者的人生总结。走路要用双腿,假如一个人没有了健康的双腿,他的脚下还有路 吗?史铁生,在他 19 岁那年,无情的上帝却夺去了他健美的双腿。不能奔跑在 绿野旷地上,他放飞梦想与希望,让智慧驰骋于文学的蓝天,用手“走”出了绚 丽人生。史铁生用他的实践告诉我们,论是谁,无论处在怎样的困境中,脚下总 是有路的,与其叹息,不如用心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脚下自有千条路,问题在于你有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有没有自我调整的智 慧。茶馆里的松二爷,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在辛亥革命断了旗人的“铁杆 庄稼”以后,不自食其力,最终饿死了。而另一位旗人常四爷,在同样没了“铁 杆庄稼”以后,卖青菜,卖花生米,凭力气挣饭吃,活得堂堂正正。无视变化了 的现实,脑子里只有一根筋,只认识习惯的一条道,自然会四顾茫然,深感脚下 无路,发出松二爷一样的哀嚎。 时代先锋黄大年说: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 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 人只能是滚滚洪流中的一朵浪花, 随时代奔腾向前, 而不能是回流中的枯枝败叶, 有意无意地阻挡历史的前进!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国有大梦,人有小梦, 大梦牵小梦,小梦促大梦,将个人梦和民族梦结合起来,每个人都会演绎出壮丽 的人生。 路是人走出来的,有怎样的人便有怎样的路,一个心灵世界充实健康的人在 任何地方都会有路可走,反之即便有了一条宽广的路也不会走多远。“官二代” “富二代”应该是脚下之路宽且广的,但是许多“官二代”“富二代”成了“坑 爹族”。那些落马的大小贪官,也曾有过宽广的人生之路,结果却没有能够走进 辉煌的境界。路本身不是人生辉煌与否的决定因素,有怎样的精神境界,如何脚 踏实地、兢兢业业走好自己的路,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得更远,这才是最 为重要的。 总有人认为自己被命运女神抛弃了,心有怨气。其实,每个人脚下踩的都是 吉祥的云,那是命运女神的垂青,只要你抓住信念,有不灭的希望,勇于实践, 脚踏实地,你就能够走出公主、王子的路。 【名师点评】 1.有的放矢,为时而文。有人羡慕“官二代”“富二代”,感叹平民子弟脚 下没有路,这一现象较为普遍,作者特此撰文针对这一社会现实进行分析,指出 人人脚下都有吉祥的云,有感而发,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标题新颖,诗意浓郁。文章以“人人脚下都有吉祥的云”为题,喻指人人 脚下都有路可走,标题诗意浓郁,生动形象。文中亦多诗意语言,如“让智慧驰 骋于文学的蓝天”、“被命运女神抛弃”“ 走出公主、王子的路”等,含意隽 永,耐人寻味。 3.纲举目张,层次分明。文章主体部分以“天无绝人之路是无数强者的人生 总结”“要有正视现实的勇气和自我调整的智慧”“要有充实健康的心灵世界” 为分论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心论点,纲举目张,层次分明。 考题链接 (深圳中考作文) 孩子, 当你坐在考场解答这份试卷的时候, 你的父母在守望, 你的老师在守望,所有关心和爱你的人在守望;就像蓝天守望着小鸟,大海守望 着风帆,大地守望着小草守望是母亲起早贪黑操劳的背影,守望是老师头 上新添的白发, 守望更是你孜孜以求的梦想。 守望亲情, 守望责任, 守望未来 守望是信念, 是坚守, 是期盼。 有些东西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光去守望的。 也许,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是每一个守望都能圆满;但是有了守望,生活就变 得深刻,心灵就变得充实,在守望中,我们拒绝诱惑;在守望中,我们执著追求; 守望中,我们走向成熟 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试题解析】 对守望这个词语同学们也许感到有些陌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守望是看 守望的意思。词典解说得非常简单,但这个词语的内涵却是非常广泛,考试话题 里的内容便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