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50 KB
- 2023-12-06 13:50:07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包身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文章特点
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一文中再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包身工制度对工人的迫害,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包身工一天生活的四个场景以及典型人物的典型案例,突出其悲惨生活,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单元特点
《包身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报告文学,要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没有学习过报告文学这类体裁的文章,同时学生与其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体验的迥异,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产生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心灵的“介入”。 要让学生从现实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残酷这本身就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是否能从中受到感染。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分析课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和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准确评价文本的价值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文章中运用的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感受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教学方法】
师
生
教学相长
探究法
讨论法
讲授法
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走近包身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们知道奥斯维辛是一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场,在70年代的上海东洋纱厂也有这样一个人间地狱,在这里生存着一群女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包身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夏衍的《包身工》。
二、初读文本,感知包身工
1.提问:生活在人间地狱的这一群女工是一群怎样的群体?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所感知到的包身工。
(提示:可以从包身工的来源,为什么成为包身工,生活现状等方面来说)
明确;包身工是一些贫穷困苦、无路可走的农村女孩,包身工是一群被诱骗而签订了包身契,失去自由,劳无所得,沦为赚钱的机器的人。包身工是一群命运极其悲惨 ,没有基本的人权,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对于工作他们根本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包身工是一群处于社会底层,受尽剥削,受尽压榨,丧失尊严的群体。
2.包身工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猪狗不如,请大家列出他们的作息时间表。
四点过一刻——起床——恶劣的居住条件——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四点半——早餐——恶劣的饮食条件——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五点钟——上工——恶劣的工作环境——包身工制度的膨胀
下午六点——下工——高强度的工作——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主线:生活场景,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
3. 课文除了关于包身工现实的生活场景的描写,还附带叙述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这些背景材料。
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发展——膨胀——必然灭亡
副线:背景材料,综述包身工制度各方面的情况,揭露包身工制度必将灭亡的趋势。
三、重点品读,深入包身工
1.提问:在描写包身工一天生活的四个场景中,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给予你心灵上的震撼。
示例:结合关键词句,重点分析包身工起床这一个场景。
明确:(1)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四月中旬”天气还比较冷,“才”说明时间很早。
“已经在蠕动了”,包身工已经起床了。
(2)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七尺阔、十二尺深”说明住宿范围十分的狭窄。
“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说明空气如此污浊。
总结:包身工住宿环境恶劣
(3)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说明这些女孩丧失了应有的尊严,因长期受非人般的折磨而麻木不仁。
2.提问:在描写包身工群体生活场景的同时,文中还有对典型人物的具体描写,请选择一个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结合关键词句,重点分析芦柴棒这一人物形象。
明确:“假病,老子给你医!”
一手抓住了头发,狠命地往上一摔,芦柴棒手脚着地,很像一只在肢体上附有吸盘的乌贼。一脚踢在她的腿上,照例第二、第三脚是不会少的,可是打杂的很快就停止了。后来,据说,因为芦柴棒“露骨”地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打杂的恼了,顺手夺过一盆另一个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头泼在芦柴棒的头上。这是冬天,外面在刮寒风,芦柴棒遭了这意外的一泼,反射似的跳起身来,于是在门口刷牙的老板娘笑了: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描述了芦柴棒所受到的非人般的虐待,写出了包工老板的恶毒,包身工生活的惨状。
四、拓展提升,感悟包身工
假如你是包身工这个群体中的一员,给家长写一封信的话,你会怎样写。
五、布置作业,关爱包身工
1.比较一下如今的黑煤窑事件和东洋纱厂的包身工事件有什么样的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2.结束语:铭记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往事不堪回首,历史的车轮缓慢向前行,人性的觉醒、文明的进步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越来越重视人权和人道主义的今天,我们回顾历史,讨论现实,是为了历史的惨剧不再发生,是为了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六、板书设计
包身工
夏衍
面: 环境恶劣 丧失尊严
点 : 受尽压迫 遭受虐待
结合
【教学反思】
夏衍曾说:“《包身工》是报告文学,不是小说,所以写的时候力求真实,一点也没有虚构和夸张。”实际上,夏衍的报告文学缩短了和小说的距离,并不是说他的报告文学已经小说化了,而是说他的报告文学强化了文学色彩。教学本课应着重引导学生如何回到那个年代去体会包身工的悲惨人生,并由此引发自己的深思。教学中学生能积极配合,但很难真正进入,毕竟他们对于那个年代有些陌生。出于这一点,我在此次教学中主要就注重了文章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既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及其主题,又讨论文章在选材和语言上的特点,最后的课外延伸让学生继续开拓思维。
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必修一4.11包身工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人教版必修四语文4.13张衡传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4.11包身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必修三人教版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4.13宇宙的边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必修一语文4.11包身工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必修二语文4.12我有一个梦想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人教版必修一语文4.12飞向太空的航程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