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3-12-06 09:00:07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2、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反对暴力和战争。
教学重点
参观者参观的地方及参观者的反应,了解侧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生答肥皂)对,肥皂。那同学们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生回答油脂)我们现在用的肥皂主要成分是动物或植物油脂。在二战时期德国有一种“人体香皂”,它是用人的油脂熬制并提炼出来的。有同学皱眉头了,不仅如此,当时德国家庭用的床头灯罩是从犹太人身上活剥下来人皮做的。地上踩的地毯是用犹太人头发编织的。这些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事情就曾经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今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罗森塔尔走进这个民族的苦难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地方?(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人间地狱、杀人工厂
这是我们整体的一个感知,哪位同学补充一下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更详细的一些材料?(生根据查找资料补充)
2、1000多座集中营,400万遇难者,这么惨绝人寰,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呢,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用文中语句回答)
没有新闻:“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还要写的原因:“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3、作者罗森塔尔源于一种内心的不安和记者的使命感,跟随着参观者走进了集中营,那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他们又有哪些反应呢?(在文中找一找)
参观地方: 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绞刑室
参观者反应:毒气室: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焚尸炉:表情茫然
死囚牢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惊惧万分、张大嘴巴想叫叫不出来
实验室:庆幸、羞红了脸
照片墙: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绞刑室:窒息、跪下祷告、“够了”
同学们找的很好,那从第一个地方到最后绞刑室,参观者的反应比较一下,我们发现越来越怎么样?(生答强烈)。文中直接描写毒气室什么样子了吗?直接写死囚牢房和绞刑室的样子了吗?(生答没有)那通过什么让我们感觉到它们的阴森、恐怖了呢?(生答参观者的反应,)对也就是参观者的神态和动作,这种通过描写彼事物来反应此事物的特点属于什么描写?(生答侧面描写)
三、合作探究
作者罗森塔尔跟随着游客们的脚步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以及绞刑室,整个过程让我们感觉到压抑、沉重,那么文章中有没有一抹亮色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希望呢?
(根据学生找的情况,先让学生说为什么这个句子有亮色,蕴藏希望,然后一起分析句子)
重点理解:“在德国人撤退布热金卡炸毁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对比:毒气室和焚尸炉是戕害生命,怒放的雏菊花是勃勃生命的象征,将两种反差极大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
讽刺:任凭纳粹多么罪恶,依然阻挡不了生命的绽放
控诉:多少如花一样的生命被纳粹戕害毒杀
反思:不能再让如花一样的生命成长在罪恶和战争的环境里,不能再让如此的悲剧重演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这是一幅祥和欢乐的画面,这个句子和文中哪一段相似呢?(生找第一段)我们具体来看看,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一段有“居然”两个字,难道“阳光明媚、绿树成荫、白杨树婆娑起舞、孩子追逐游戏”这些画面不美吗?为什么作者说“不该”呢?哦,因为如今的画面与奥斯维辛沉重的历史不相匹配,因为大家对奥斯维辛过去的惨绝人寰早就有所耳闻,看到如今画面感觉有点不搭调。
那最后一段是作者参观完出来,看到孩子们追逐游戏,是真的希望奥斯维辛不要再有历史上类似的新闻,孩子们可以在自由的天空下奔跑追逐。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从结构上我们说他们是?(生齐答首尾呼应),更突出了主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找的非常好,二十多岁美丽的姑娘,她温和地笑着。这是希望和梦想的象征,至于她为什么笑,我们这里暂且搁置,待会讨论。
在奥斯维辛天空不应该都是灰暗的,空气也不该都是沉闷的,生活也不该都是绝望的,那一丝亮色,总让我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
四、拓展延伸
面对奥斯维辛的惨状,我们的民族遭受过哪些苦难?
(生自由回答)例如: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等等
(师出示相关历史图片,直观感知)
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国家德国和日本,都对世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伤害。然而对待历史两个国家的态度截然不同,德国前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让人们重新接受德国,相反我们的邻国日本一次次美化战争,修改教科书。对待历史周总理说过“可以原谅,但不可以忘却”,因为忘却意味着背叛。2015年是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讲的最后三句话是什么?对“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70年过去了,逝者已矣,不管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还是南京大屠杀都离我们远去了,可是我们的世界真的就太平吗?战争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出示叙利亚难民偷渡时溺亡3岁小男孩图片、叙利亚难民用手提袋装8个月大双胞胎女儿偷渡图片,并作简单的图片讲解)
这个面带微笑的小女孩不知道她的父母为什么带她离开故土,也不知道逃亡的路上会面临怎样的危险,想想今天的我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起学习,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国家给我们的和平安定,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每一天的学习机会和幸福生活呢。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展览苦难,苦难本身没有价值,我们也不仅仅是让大家铭记历史,铭记本身没有意义。我们要做的是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不要让类似的悲剧重演!
六、作业设计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请你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写作缘由:使命感
2、参观地方: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绞刑室
参观者反应:毒气室: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焚尸炉:表情茫然
死囚牢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惊惧万分、张大嘴巴想叫叫不出来
实验室:庆幸、羞红了脸
照片墙: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绞刑室:窒息、跪下祷告、“够了”
3、主旨: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依据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选择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做校内公开课,这篇课文跟二战有关,同时又紧密结合现实,有一定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经过反复的磨课,最后的公开试讲和众多老师的评课,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方面有待提高:
一、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
起初自己的关注点一直在教材、教案上,资料准备的很详细,教学设计反复修改,图片也不停地进行甄选、比较。指导教师袁洋老师一语点破,教学最重要的是“备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问题,循循善诱,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后将问题重新设计,并标注出来“找一找,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真正做到学生参与,回归文本。但是在学生具体参与过程中,形式略显单一,就是单纯的找出来,没有更深入谈感受。在找的过程当中,没有突出重点。此外对学生的表现也要有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二、课堂学会做“减法”
之前组内公开课,有老师提出图片过多的问题。在具体信息的甄选过程中,不太懂得取舍,不能真正做到“简洁语文”。例如,学生准备资料卡详细地介绍了奥斯维辛的情况,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在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时一带而过,之做总结或点评即可。教师课堂语言简洁,不能自己说的太多,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其次课件简洁,教师要学会筛选、提炼信息,课件信息要简洁高效。
三、教学环节重难点的教学时间要合理分配
语文教学就是要带着学生进入文本,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不能文本进入的晚出来的早。在教学重难点应该给学生更多时间去品读、赏析文本。让语文回归文本阅读。导入、拓展延伸环节时间把握好度,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让语文教学流于形式。四、挖掘深度,做到极致
只品读文本、赏析文本还不够,还要读出作者,读出“我”。这是一个渐渐深入的过程,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真正让语文课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例如拓展延伸环节联系现实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是没有提高和“点亮”学生珍惜现在学习机会和幸福生活。此外还要注意细节,例如错别字、字体颜色、声调的抑扬顿挫等等。
以上是对校内公开课做出的反思,在同事、指导教师还有各位领导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会更努力,尽快成长起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必修一语文4.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人教版必修一4.12飞向太空的航程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4.13宇宙的边疆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4.13宇宙的边疆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4.12飞向太空的航程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4.13宇宙的边疆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4.12我有一个梦想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相关文档
最近下载
- • 人教版必修一语文4.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 人教版必修一4.12飞向太空的航程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 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 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 4.13宇宙的边疆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 4.13宇宙的边疆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