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00 KB
- 2023-12-06 08:40:07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贵州省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
铜仁二中课程改革语文校本化探索与实践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问题化生态课堂”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体会科学的精神。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相关知识;2.在合作学习中读懂文章和欣赏文章,;3.在合作探究中提高鉴赏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难点突破】1.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2. 培养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用结构分析法来快速阅读文章和梳理文章的主旨
【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在现代文教学中,以讨论为主,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度不大。要求教师按照“生态课堂”理念,读懂文章,以鉴赏为重点,揣摩品味,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提问,将现代文上成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与鉴赏诗歌艺术美相结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教学策略】
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
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朗读法为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基本内容;第二课时在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设计特点】
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
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生态课堂”教学设计适用于各种文体,特别适用于经典美文。一般文章可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对三个层级六个步骤进行变通处理。
【设计步骤】
一.第一学习层级:读通
第一步:自主预习
活动一、夯实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字词注音和解释
重点字:鱼鳍(q ) 杜撰( zhun ) 贪婪(ln ) 五彩斑斓(ln ) 深渊( yuān ) 刨根究底( po) 畏葸不前( xǐ) 鄙视( bǐ )
重点词:杜撰(臆造;虚构,没有根据地编造 ) 五彩斑斓( 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形容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 ) 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问事问根本,看事看内在 ) 畏葸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2.阅读作者简介,为了知人论世,你能搜集一点作者的轶闻趣事吗?
(1)作者简介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2)轶闻趣事
追求故事:加来道雄在《不可思议的物理》书中的前言自曝如何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上高中的时候,我在妈妈的车库里装配了一台核粒子加速器,作为科学展览的参展作业。我去西屋(Westinghouse)公司收集了400磅废变压器钢。在圣诞节期间,我在高中的足球场上绕了22英里长的铜丝。最终,我制造出了一台功率230万电子伏的电子感应加速器,它需要消耗6千瓦电力(相当于我家房子输出的总功率),能产生相当于地球磁场2万倍的磁场,目标是能制造出威力足以产生反物质的γ射线。
我的科学展览项目使我进入了全国科学展,最后还使我梦想成真,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在那里,我最终得以追求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目标,并且追随我的偶像——爱因斯坦的脚步。
活动二、自读课文,完成问题
1.你有哪些补充的字词?
2.你画出哪些重点或优美的句子?
提示:叙述作者成长故事的句子。
3.通过预习,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吗?
本文写了作者童年的两件趣事,引导作者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
第二步:课前三分钟(生)或激趣导入
第三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
活动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学会思考
1. 再读文章,有什么感受?
例如:一是敬佩作者对物理科学的无限兴趣和和恒心毅力;二是敬佩作者对待科学严谨的探索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
2. 再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例如:本文写了作者童年的两件趣事:观看水池中的鲤鱼,想象鲤鱼世界;少年时接触到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激发了作者的探究精神,引导作者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活动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1、文章重点讲述作者在教育历程中的哪几个典型片段?
例如:两件趣事,一是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一是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
2、请同学思考这几件事是怎样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究道路的,它对作者的成才起到了什么作用?
例如:一件事是否有趣,取决于一个人对事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自小喜欢思考问题,善于观察事物,并且能透过现象去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所以,对于鲤鱼在水中游这种现象,对于老师讲的一个探索宇宙本质的科学家的故事,他便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也许,在一般人看来,这两件事都极其平常。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自然,对生命充满兴趣与激*情。促使作者从小就对科学领域的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高中阶段就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从此走上了科学探究的道路。
3、作者能有所成就,除了从小就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和勇于实践的求索精神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可贵品质是什么?
例如:他能超越一般世人所无法超越的世俗的约束,大胆进行科学实验,这种敢于挑战勇于实践的精神,使他的科学研究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活动三、勤于动脑,学会提问,设擂辩论
你能提出关于文本内容理解的问题吗?提出来,共同讨论。
(设计特点:《学案》导学与学生自主提问结合,课堂既重点突出,又体现生成生动。)
(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
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
第四步:合作探究(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生成问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成问题方法指导。
第一、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前两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做到:(1)要有疑而问,探究才有针对性;(2)要有启发而问,能借此深化课文的学习;(3)要有本探究,即要结合文本展开探究;(4)要有效探究,即探究出的答案有一定的深度或新意。
第二、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1)从写了什么的浅层角度(如有哪些基本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从领悟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如文本的深层含义,谋篇布局,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3)赏析这样写好在哪里的角度(内容上有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形式上有结构安排、线索设计、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等);(4)创新思维角度(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你是作品中的人物会怎样,这篇文章的某一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等)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领悟,每人提出一两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并试着自主探究。
3.小组选择问题。组员将问题在课前交给小组长,组员共同评估问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4.小组合作探究。全体组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寻找依据,写出汇报材料。
5.教师寻视各组,了解情况
(设计特点:提问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由学生自主生成;减少教师预设,课堂灵活度高)
第五步:成果展示
展示探究成果,打开思维障碍,促进交流合作。
(1)展示成果,质疑解疑。(略)
(2)自由提问,设擂展示。
针对学生探究情况,学生可自由提问,先由学生回答,难点问题可由教师点拨或回答。
第六步:迁移应用(拓展阅读,开阔视野,提高应用能力)
第一种方案:研究探讨。
作者的成长历程给你什么启示?成为一名科学家需要那些素质?请你举出几个和作者成长历程相似的科学家?
参考提示:作者进行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人要想有所成就仅仅空想是不行的,要有严谨、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从基础做起,重在实践。
应具备下列品质:奇特的想象力;探究的精神;实验的精神;自主创新精神;奉献精神;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固步自封;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
例如华罗庚、爱因斯坦、钱学森、牛顿、瓦特、居里夫人等。
(设计特点:探究中拓展学生对科学的认知能力)
第二种方案:比较阅读。
自主阅读下面有关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学生写出读后感受。
爱因斯坦的故事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却可以包围世界。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是 一个犹太人。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非常善于动脑筋,经常会想到一些别人不容易想到的东西。有一次手工课上,老师教大家叠纸盒。正当大家都忙于叠纸盒的时候,老师却发现爱因斯坦趴在桌子上。老师以为准是小爱因斯坦懒惰,不想动手,于是走过去问爱因斯坦为什么不动手叠纸盒。爱因斯坦抬了抬,问道:“老师,您知道一张纸的厚度吗?”老师说:“这个很好测量啊,你先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不就得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吗?”爱因斯坦拿出直尺,准确地测量了一下,然后计算得出一张纸的厚度是0.08毫米。老师这时候想出一个问题,便问大家:“同学们,现在一张纸的厚度是0.08毫米,那么我要是把这张纸对折30次以后,该是多高啊?”
听到老师的问题,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大概有10多米吧,”有的同学回答道。老师说:“太少了”老师是摇头,到底有多高呢?只见小爱因斯坦站起说:“应该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他刚说完,就招来同学们的一阵哄堂大笑,怎么可能呢?小小的一片纸折了30次就会比一座高山还要高,同学们都以为他在吹牛。这个时候,只有老师没有笑,因为他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小爱因斯坦了。“爱因斯坦的回答是正确的。”老师的一句话把在座的同学都震惊了。“会有那么高吗?”同学们都在怀疑。爱因斯坦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走到前面,拿了支粉笔开始了他对一张纸对折30次后的厚度计算。只见他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个算式:0.08(22。。。。。2)=85896米,确实要比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都要高。
从那以后,同学们都开始对爱因斯坦刮目相看了,直到最后爱因斯坦成为一名著名的科学家。
(设计特点:比较阅读时,在提高欣赏水平的同时,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4.13宇宙的边疆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4.13宇宙的边疆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4.12飞向太空的航程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4.13宇宙的边疆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4.12我有一个梦想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4.13张衡传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 4.12飞向太空的航程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相关文档
最近下载
- • 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 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 4.13宇宙的边疆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 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 4.13宇宙的边疆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 4.12飞向太空的航程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 • 4.13宇宙的边疆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