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 MB
  • 2023-12-02 19:20:02 发布

云南省曲靖一中2010届高三高考冲刺卷(八)(语文)(曲靖一中2010高考冲刺8套)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010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八)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荆杞jǐ 畜养x 筵席yn 泥古不化n 咫尺天涯zh B. 埋怨mi 慰藉ji 伫立ch 光风霁月j 溘然长逝k C. 碑贴ti 弓缴zhu 掉色s 伉俪这情kng 热泪盈眶kuāng D. 补给jǐ 忖度du 挑剔tī 妍媸毕露chī 破绽百出zhn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 面对学生学习导线低落,打闹现象严重,成绩急剧下降的现实,老师们忧心忡忡。 C. 时值新中国60年大庆,我在电视里看到强大的阅兵式,听到庄严的国歌响起,不禁心潮澎湃,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 D. 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前后,新闻大战的硝烟随处可见,世界各地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媒等机构纷纷派出编辑、记者参与报道。 B.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 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诚信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4.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雨是人的泪珠, ,“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那雨滴是羁旅他乡万里伤秋的离人泪;“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那雨珠是鳏寡孤独长夜无眠借酒浇愁的吞声泪;“斑竹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春残已是风和雨,更著游人撼落花”,那雨滴是人生凄苦彷徨无主的辛酸泪; ,那凝重如磐石的雨是仁人志士的忧国泪; ,那凄风苦雨是英雄烈士的殉国烈。人借雨泪,雨通人性,由此可见一斑。 ①“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②“秋风秋风愁煞人” ③“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④“风雨如磐黯故园” A. ④①②③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③② D. ①②④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含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可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始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栖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5.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白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D.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 6.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白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B.循环经济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改善来实现以人为本的追求。 C.绿色经济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它体现的其实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D.作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且能创造绿色财富的新经济,绿色经济涵盖并超越了“唯生态土义”和循环经济。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绿色经济是一种较理想的经济形态,在社会公平的内容方面比循环经济更全面。 B.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可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绿色经济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实现双赢。 D.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即使是最低收入的人也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①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释】①险诐(b):不正 8.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理而谕之也 谕:使……明白 B. 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致:达到 C. 茅焦解衣危论 危:正直 D. 常与讽而少直 与:赞同,赞成 9. 全都符合作者“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的进谏方法的一项是( ) ①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②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③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④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⑤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⑥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 A. ②④⑤ B. ①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学会以理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 B. 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看使用的进谏方法怎么样。 C. 作者在文末表示,自己将学习龙逢、比干的忠心,学习苏秦、张仪的游说方法,用以进谏时取法。 D. 本文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5分) 译文: (2)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5分) 译文: 12.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从军行》和《渔家傲》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在写法上有何异同?(4分) 答: (2)两首诗词在思想风格上有何不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 ,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 (2)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到黄昏,点点滴滴。 , ?(李清照《声声慢》)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笃行之。(《礼记中庸》)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转 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