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0 KB
- 2023-12-02 18:0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押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恫吓/杀鸡吓猴 露脸/差点露相 什么/什锦八宝
B.啁哳/小鸟啁啾 咋呼/瞪眼咋舌 诘难/诘屈聱牙
C.里弄/弄璋之喜 矿脉/流水脉脉 模具/大模大样
D.削弱/日削月割 低徊/徘徊不前 皋陶/陶然自得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就如何在学生中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光盘行动”,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B. 许多老房子在乡间之所以一直保留到现在,往往不是因为房屋的主人真的能从审美的愉悦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而是由于它们曾一度远离现代生活的尘嚣。
C. 4月25日,再次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在发布会上动情地说,“带领女排走出低谷是她多年的夙愿”。
D. 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感染人的事故不再发生,政府对广大民众进行了预防知识的宣传并每天及时通报禽流感疫情信息。
3. 提取下面新闻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据悉,2012年国家科技奖将严格控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推荐指标数和评审指标数,适当调整奖励结构。受理项目总数较往年减幅约为l2%,其中科技进步奖减幅达25.1%,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受理项目数较往年有所增加,三大奖奖励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了解,为提高奖励质量,今年的评审更注重科研成果的首创性、独创性,代表性论文论著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技术指标的先进性以及学术界认可度和行业影响力。
答: ▲ ▲ ▲ ▲
4. 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5 分)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 。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尚书屯田郎中刘君墓志铭(并序)
王安石
君讳牧,字先之,其先杭州临安县人。君少则明敏,年十六,求举进士不中,曰:“有司岂枉我哉?”乃多买书,闭户治之。及再举,遂为举首。
起家饶州军事推官,与州将争公事,为所挤,几不免,及后将范文正公至,君大喜曰:“此吾师也。”遂以为师。文正公亦数称君,勉以学。君论议仁恕,急人之穷,于财物无所顾计,凡以慕文正公故也。弋阳富人为客所诬,将抵死,君得实以告。文正公未甚信,然以君故使吏杂治之。居数日,富人得不死,文正公由此愈知君,任以事。岁终,将举京官,君以让其同官有亲而老者,文正公为叹息许之。曰:“吾不可以不成君之善。”及文正公安抚河东,乃始举君可治剧,于是君为兖州观察推官。州旱蝗,奏便宜十馀事,其一事请通登、莱盐商,至今以为赖。
改大理寺丞,知大名府馆陶县。中贵人随契丹使,往来多扰县,君视遇有理,人吏以无所苦。先是多盗,君用其党推逐,有发辄得,后遂无为盗者。诏集强壮,刺其手为义勇,多惶怖不知所为,欲走,君谕以诏意,为言利害,皆就刺,欣然曰:“刘君不吾欺也。”留守称其能,虽府事往往咨君计策。用举者通判广信军,以亲老不行,通判建州。当是时,今河阳宰相富公以枢密副使使河北,奏君掌机宜文字。保州兵士为乱,富公请君抚视。君自长垣乘驿至其城下,以三日,会富公罢出,君乃之建州。方并属县诸里,均其徭役,人大喜,而遭职方君丧以去。通判青州,又以母夫人丧罢。又通判庐州。朝廷弛茶榷,以君使江西,议均其税,盖期年而后反。客曰:“平生闻君敏而敢为,今濡滞若此,何故也?”君笑曰:“是固君之所能易也,而我则不能。且是役也,朝廷岂以为它,亦曰爱人而已。今不深知其利害而苟简以成之,君虽以吾为敏,而人必有不胜其弊者。”及奏事皆听,人果便之。
除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居二年,凡利害无所不兴废,乃移荆湖北路,至,逾月卒。家贫无以为丧,自棺椁诸物,皆荆南士人为具。
(选自《王安石文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正公亦数称君 数:多次
B.至今以为赖 赖:无赖
C.知大名府馆陶县 知:主持
D.会富公罢出,君乃之建州 罢出:被免职外调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刘牧“敏而敢为”特点的一项是(3分)
①乃多买书,闭户治之。 ②急人之穷,于财物无所顾计
③州旱蝗,奏便宜十馀事 ④君用其党推逐,有发辄得
⑤保州兵士为乱,富公请君抚视。 ⑥朝廷弛茶榷,以君使江西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牧年少时就聪明机敏,在十六岁时因考进士没有考中,他于是买了好多书,闭门苦读,终于后来考中进士第一名。
B.在担任饶州军事推官时,刘牧因公事与饶州将领发生争执,几乎被排挤,听说他的老师范仲淹调任他非常高兴。
C.在担任大名府馆陶县县令时,经常有中贵人陪同契丹使者来往经过打扰,但刘牧视遇有理,老百姓和官吏并没有因此而受苦。
D.刘牧为官清廉,因家贫死后都没有钱财来安葬,棺椁等东西还是靠荆南士人给筹备的。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将举京官,君以让其同官有亲而老者。(3分)
译句: ▲ ▲
(2)诏集强壮,刺其手为义勇,多惶怖不知所为,欲走。(3分)
译句: ▲ ▲
(3)今不深知其利害而苟简以成之,君虽以吾为敏,而人必有不胜其弊者。(4分)
译句: ▲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①,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③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太华:华山。②中条:山名。③帝乡:指都城。
(1)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分)
▲ ▲
(2)颔联中的两个动词历来为人称道,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 分)
▲ ▲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的分析。(4 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2) 汩余若将不及兮, ▲ 。(屈原《离骚》)
(3) ▲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4)定乎内外之分, ▲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5)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绝巘多生怪柏。(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7) 历览前贤国与家, ▲ 。(李商隐《咏史》)
(8)二人同心, ▲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 题。
无法还乡
黄金明
①跟中国南部无数个村庄的命运相似,我的家乡凤凰村十室九空,人都进城去找生计,或干脆迁至城镇定居了。用不了多少年,村庄或许就会只剩下墓地及遗址了。
②每年三四月间,莺飞草长,春暖花开,我都要返回村庄看一看。每一次,我都发现村庄少了一些东西。上次是戏台坍塌了,这次是井壁倾圮了。最让我忧惧的是,人气越来越淡了,只剩下几个老人和小孩,难得听到鸡鸣和狗吠。河流逐渐枯缺、萎缩,它干涸到几乎断流了,凭吊的意味越来越浓。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村巷上行走,那种“生”的、荒凉的感觉愈来愈浓,在过去,山坡和田亩因为有人侍弄,有六畜的走动和人气养着,就显得很“熟”。每一捆柴禾都有人用镰刀去割取,每一株青草都有牛羊去啃食,每一株野果树都有人在攀摘。即使是一些杂树野木,也有孩子在攀折或挨擦,染上了人间的气息。那是一种家园的气息,而这种气息现在已丧失殆尽。我很难说清楚,村庄是从哪一刻走向“生”的,但当我发现村庄在不可避免地崩溃时,却悚然一惊。也正在那一刻,我才清楚它在心中的分量。当我想到要写它时,已是写作十八年后的事了,这也是我离开村庄的时间。在十八岁之前,“走出故乡就是最大的胜利”(叶赛宁语)成了我的信念,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好是坏。
③随着年岁增长,我发现人是无法离开出生地的。你的躯体离开了,你的心仍留在那里。你会通过各式各样的路径无数次地返回那里。坐汽车是一种方式,倒提皮鞋跋涉在泥泞的小径是一种方式,做梦肯定是最常见也最直接的方式。在少年时代,我无数次通过梦境的魔法逃离村庄;有朝一日成了城里人,却一次次通过梦境回到故乡的每一寸土地。当你以为你离开了,其实你是将故乡带在身上,你到了哪里,故乡也跟着到了哪儿。你通过某种神奇的方法,将故乡折叠在身体的某处,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刻,尤其是半梦半醒之际,在烟雾缭绕之间,故乡就如卷轴在你的眼前展开,山水,草木,人畜,以及相关的一切。
④每一个人都是出生地所孕育和养大的,这个意义对于乡村长大的人愈加凸显。我们有时就像一棵在出生地长大的树木,无论成年后走到哪里,都无法带走树根。一个成年人,就像是一件家具的成品,涂上油漆,用砂纸打磨,看上去神气活现,并在嘈杂的市场被买主慧眼识珠,继而在岁月中遭受漫长的磨损而最终报废,但最终也不可能遗忘掉树根的记忆。也许,人终究不是树,而更像蒲公英,成熟了就到处飞。我宁愿相信,即使一棵被肢解并制造成家具的树木,也梦想回到家乡,何况是一个乡下人。
⑤但是,你真回得去吗?
⑥村庄荒废了,河水断流了,田地饱受污染了……
⑦尽管现在无须再以耕种为生,但在村子里我终究是无法找到乐趣了。我像那些在乡村长大而误入城市的人一样,没有回头路走了。
(节选自《散文》2013年第1期《梦山记》,有删改)
1.开头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 ▲
2.文中划线部分描写了我回乡时看到村庄空荡荡时的感受,请分析其表现特色。(6分)
▲ ▲
3.如何理解“走出故乡就是最大的胜利”这句话的丰富含意?(4分)
▲ ▲
4.第⑤段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并探究作者为什么“无法还乡”?(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 ~ 17 题。
学做一个欣赏者
林文斌
人人都渴望得到欣赏,小到一句表扬,大到立功褒奖,甚至千古流芳。然“欲取之”须“先予之”,只有学会欣赏,才有机会得到更多回馈。
欣赏看似来得简单,其实诞生往往艰难。眼光不同,眼里的世界便不同,狭隘的眼光总爱聚焦于一点,难以发现优点,而开放的眼光则能把一个人看得透彻,易于发现优点。开放的眼光源于观念的转变,转变很难,但终有成功的那一天。当然,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评价悬殊。心胸大的人能够包容淡解他人的缺点失误,把更大的精力集中于搜罗欣赏;而肚量小的人则会吹毛求疵,将他人的毛病过失耿耿于怀,根本腾不出地方容纳欣赏。还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身边围着不少人,有家人,有邻居,有同事,有朋友,与他们的相处之道折射着自己的为人心态。心态开明乐观的人会对身边人充满敬佩和感激,会对半瓶水嚷到“还有半瓶水耶”,并在茫茫夜空中读出星光的璀璨;心态封闭悲观的人则会对身边人感到失望和厌烦,会对半瓶水叹息“只有半瓶水了”,让满天的星光黯淡在漫天的黑幕里。
我们平时学榜样、学先进,不是为了通过“人比人”去“气死人”,而是为了通过“比差距”去“找动力”。智者的欣赏就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承认他人的光茫,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孤傲冶炼成谦逊,把不满锻造成奋争,在欣赏他人的路上浇灌自己的成长。再说任何普通的人都有不普通的地方,或者内心强大或者外表俊朗,或者言行朴素或者举止夸张,或者才华出众或者心地善良。虽然他们不是各方面优秀的集合体,只是某个单项甚至是某个分支小项的佼佼者,但哪怕他有一个比你好的习惯,都值得你去欣赏、去学。另外无论你自己多出色、他人多笨拙,这样的状态相对于历史的长河,也不过转瞬即逝的浪花一朵。再说了,“红花总需绿叶衬”,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笨拙者作为参照系,又如何能衬托出优秀者与平凡者的厉害呢?更何况,“天生他才必有用”,笨拙的人并非一无是处、一无优长,只是,此时此刻未能显露出来罢了。缺点不会一成不变,当某个时机、某个条件来临时,缺点就可能很快转化成优点,在曾经的笨拙者身上闪闪发光。
为此,我们应当懂得欣赏,善于以一个欣赏者的角度和立场看待周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