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3-11-20 10:40:01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周周测2
一、选择题:
1.一元二次方程x(x﹣2)=0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2.已知b<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2=b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有两个实数根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2﹣m=0有两个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 B.m≥0 C.m≥1 D.m≥2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 B.k> C.k<且k≠0 D.k>且k≠0
二、填空题
5.一元二次方程x2+x=3中,a=______,b=______,c=______,则方程的根是______.
6.若x1,x2分别是x2﹣3x+2=0的两根,则x1+x2=______.
7.已知三角形两边长是方程x2﹣5x+6=0的两个根,则三角形的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9.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______.
10.一次二元方程x2+x+=0根的情况是______.
11.若关于x的方程ax2+2(a+2)x+a=0有实数解,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2.已知代数式7x(x+5)与代数式﹣6x2﹣37x﹣9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
13.已知一次函数y=﹣x+4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没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4.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a﹡b=.例如4﹡2,因为4>2,所以4﹡2=42﹣42=8.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两个根,则x1﹡x2=______.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5.用公式法解方程:
①4x2﹣4x+1=0
②x2﹣x﹣3=0.
16.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①2x2+3x﹣4=0
②3x2+2=2x
③x2=x﹣1.
17.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3m﹣1)x+2m﹣2=0,求证:无论m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恒有实数根.
1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4(k﹣)=0.
(1)求证:这个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等腰△ABC的一边长a=4,另两边长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ABC的周长.
《21.2.1 公式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一元二次方程x(x﹣2)=0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解答】解:原方程变形为:x2﹣2x=0,
∵△=(﹣2)2﹣410=4>0,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A.
2.已知b<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2=b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有两个实数根
【解答】解:∵(x﹣1)2=b中b<0,
∴没有实数根,
故选:C.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2﹣m=0有两个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 B.m≥0 C.m≥1 D.m≥2
【解答】解;(x+1)2﹣m=0,
(x+1)2=m,
∵一元二次方程(x+1)2﹣m=0有两个实数根,
∴m≥0,
故选:B.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 B.k> C.k<且k≠0 D.k>且k≠0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k≠0且△=(﹣1)2﹣4k>0,
解得k<且k≠0.
故选C.
二、填空题
5.一元二次方程x2+x=3中,a= ,b= 1 ,c= ﹣3 ,则方程的根是 x1=﹣1+,x2=﹣1﹣ .
【解答】解:移项得,
x+x﹣3=0
∴a=,b=1,c=﹣3
∴b2﹣4ac=7
∴x1=﹣1+,x2=﹣1﹣.
6.若x1,x2分别是x2﹣3x+2=0的两根,则x1+x2= 3 .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x2=3.
故答案为3.
7.已知三角形两边长是方程x2﹣5x+6=0的两个根,则三角形的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1<c<5 .
【解答】解:∵三角形两边长是方程x2﹣5x+6=0的两个根,
∴x1+x2=5,x1x2=6
∵(x1﹣x2)2=(x1+x2)2﹣4x1x2=25﹣24=1
∴x1﹣x2=1,
又∵x1﹣x2<c<x1+x2,
∴1<c<5.
故答案为:1<c<5.
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k>﹣2且k≠﹣1 .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k+1≠0且△=(﹣2)2﹣4(k+1)•(﹣1)>0,
解得k>﹣2且k≠﹣1.
故答案为k>﹣2且k≠﹣1.
9.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x2+x﹣1=0 .
【解答】解:比如a=1,b=1,c=﹣1,
∴△=b2﹣4ac=1+4=5>0,
∴方程为x2+x﹣1=0.
10.一次二元方程x2+x+=0根的情况是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解答】解:∵△=12﹣4=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故答案为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11.若关于x的方程ax2+2(a+2)x+a=0有实数解,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 .
【解答】解:当a=0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有实数根,
当a≠0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若关于x的方程ax2+2(a+2)x+a=0有实数解,
则△=[2(a+2)]2﹣4a•a≥0,
解得:a≥﹣1.
故答案为:a≥﹣1.
12.已知代数式7x(x+5)与代数式﹣6x2﹣37x﹣9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 1 .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7x(x+5)﹣6x2﹣37x﹣9=0,
这里的:x2﹣2x﹣9=0,
这里a=1,b=﹣2,c=﹣9,
∵△=4+36=40,
∴x==1.
故答案为:1
13.已知一次函数y=﹣x+4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没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k>4 .
【解答】解:依题意可得x2﹣4x+k=0无解,
也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
那么根据根的判别式△=b2﹣4ac=16﹣4k,
没有实数根,那么16﹣4k<0,
解此不等式可得k>4.
故答案为:k>4.
14.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a﹡b=.例如4﹡2,因为4>2,所以4﹡2=42﹣42=8.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两个根,则x1﹡x2= 3或﹣3 .
【解答】解:∵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两个根,
∴(x﹣3)(x﹣2)=0,
解得:x=3或2,
①当x1=3,x2=2时,x1﹡x2=32﹣32=3;
②当x1=2,x2=3时,x1﹡x2=32﹣32=﹣3.
故答案为:3或﹣3.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5.用公式法解方程:
①4x2﹣4x+1=0
②x2﹣x﹣3=0.
【解答】解:(1)这里a=4,b=﹣4,c=1,
∵△=32﹣16=16,
∴x==;
(2)这里a=1,b=﹣,c=﹣3,
∵△=2+12=14,
∴x=.
16.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①2x2+3x﹣4=0
②3x2+2=2x
③x2=x﹣1.
【解答】解:①△=32﹣42(﹣4)=41>0,所以方程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方程化为一般式为3x2﹣2x+2=0,△=(﹣2)2﹣432=0,所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③方程化为一般式为x2﹣x+1=0,△=(﹣)2﹣41<0,所以方程无实数根.
17.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3m﹣1)x+2m﹣2=0,求证:无论m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恒有实数根.
【解答】证明:当m=0时,原方程为x﹣2=0,解得x=2;
当m≠0时,△=(3m﹣1)2﹣4m(2m﹣2)=(m+1)2≥0,所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所以无论m为何值原方程有实数根.
1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4(k﹣)=0.
(1)求证:这个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等腰△ABC的一边长a=4,另两边长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ABC的周长.
【解答】(1)证明:△=(2k+1)2﹣414(k﹣)
=4k2﹣12k+9
=(2k﹣3)2,
∵无论k取什么实数值,(2k﹣3)2≥0,
∴△≥0,
∴无论k取什么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解:∵x=,
∴x1=2k﹣1,x2=2,
∵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设b=2k﹣1,c=2,
当a、b为腰,则a=b=4,即2k﹣1=4,解得k=,此时三角形的周长=4+4+2=10;
当b、c为腰时,b=c=2,此时b+c=a,故此种情况不存在.
综上所述,△ABC的周长为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周周测2(21.2.1)-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28.2.2 第3课时 利用方位角、坡度解直角三角形-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 4.1.1 第2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26.2 第1课时 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检测题-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27.2.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 3.4 第4课时 电话计费问题-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25.2第1课时运用直接列举或列表法求概率-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资源
- 27.1 图形的相似-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 第一章 有理数周周测4(1.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