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3-12-06 15:10:02 发布

必修三人教版4.13宇宙的边疆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13、宇宙的边疆教案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3.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背景介绍 总体上看,是说明性文字,但是它有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因为我们还会强烈地感受到其中有强烈而浓郁地抒情。其实这是中央电视台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的解说词片段,那么解说词有什么特点,我们能否也写出一篇漂亮的解说词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宇宙的边疆》一文来了解解说词吧! 二、快速浏览全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解说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请写出顺序流程图。 2解说词开篇三段和结尾两段有什么特点? 答案:1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地球)这样的说明顺序。 2总结:解说词特点1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 拓展2:文中增加了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还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所以解说词特点2还肩负着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但是解说词又不能随意的拓展,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所以解说词特点3有明确的主体和说明重点。4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与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其实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 总结: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叙,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所以,解说词注重文艺性。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具有文学的一些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部分(1-6)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第二部分(7-11)介绍了星系。第三部分(12-15)介绍恒星。第四部分(16)介绍行星和太阳系。第五部分(17-18)写回归到人类家园。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2.【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6.主题探究——作者通过本文告诉我们: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它的浩瀚、它的深奥令人类惊叹不已,人类在它面前显得更加渺小了,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人类已知的宇宙最远的地方时距离地球80亿光年。更多未知事物有待我们一起去探索。 7. 四大星系介 (1)漩涡星系——1.有相当大的总角动量。2.中心有球核的结构,被周围的星系绕着。3.球核类似椭圆星系,有许多老年的属于二星族的恒星,并且通常会有超重黑洞隐藏在中心,4.星系盘是扁平的,伴随着星际物质、年轻的第一星族恒星、和,共同绕着球核旋转。 (2)椭圆星系——恒星的运动是以不规则的运动为主,不同于漩涡星系的以自转运动为主,只有少许的不规则运动只有少许的星际物质、年轻的恒星很少、疏散星团的数量也不多恒星多是年老的,属于第二星族的恒星。较大的椭圆星系,都有以老年恒星为主的球状星团 (3)棒旋星系——核心常为一个大质量的快速旋转体,运动状态和空间结构复杂,棒状结构内部和附近的气体和恒星都有非圆周运动; 星系盘在星系的外部似乎居主要地位, 占星系质量的很大一部分。 (4)不规则星系——外形不规则,没有明显的核和旋臂,没有盘状对称结构或者看不出有旋转对称性的,用字母Irr表示。在全天最亮星系中,不规则星系只占5%。 彗星——彗星是星际间物质,俗称“”。在《天文略论》这本书中写道:彗星为怪异之星,有首有尾,俗象其形而名之曰扫把星。历史上第一个被观测到相继出现的同一天体是,它的周期是76年。历史记录表明自从公元前240年也可能自公元前466年来,它每次通过太阳时都被观测到了。它最近一次是在1986年通过的。 银河系——银河系是和所属的。因其主体部分投影在上的亮带被我国称为而得名。银河系约有2000多亿个。银河系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整个圆盘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位于距银河中心2.3万光年处。鼓起处为银心是恒心密集区,故望去白茫茫的一片。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这个漩涡有四个旋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