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00 KB
  • 2023-12-05 03:20:07 发布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五单元 话题-情节》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五单元话题情节 (一)以情节为主线的小说 (一)以情节为主线的小说1.故事与情节 (一)以情节为主线的小说1.故事与情节情节是一个小于故事的“小说单位”,情节可以构成故事,也可以不构成故事。小说的精彩有两种:一种依赖故事(《水浒传》《西游记》《九三年》),一种依赖思想(《墙上的斑点》《素芭》)。故事:有情节、有头有尾的事情。传统小说,一般都比较注重故事,而现代主义小说常常故意不注重故事转而写内心。 (一)以情节为主线的小说1.故事与情节情节是一个小于故事的“小说单位”,情节可以构成故事,也可以不构成故事。情节是有因果关系的一系列事件。有的现代小说“淡化情节”,准确地说,是“淡化故事”,或者说“减少情节的戏剧性”,但情节本身是很难取消的。 情节情节:是有因果关系的一系列事件。是小说中小于故事而大于事件的“小说单位”。在传统的小说中,往往有一个核心情节,把这个核心情节作为小说的主线。如《死魂灵》以买卖死农奴户口的情节为主线。又如《复活》。再设想一个例子:一个英俊的骗子,通过种种手段骗取了一百万元,多次逃脱了法律制裁,骗子最终被绳之以法。这里有一个故事,几个情节:“骗钱—逃脱制裁—落网”。 即便是写同一情节,写法不同,故事性的强弱也就不同。以叙述为主,将情景的描写融于事件的叙述,多粗线勾勒,故事性就强;以描写为主,经常将事件的发展停下来,多写风景、静止的人物等,甚至跳开话题(《墙上的斑点》就是不断跳开话题),故事性就弱。情节密度大,故事性就强;情节密度小,故事性就弱。 外国古典小说,多采用前一种写法;19世纪后期以来的西方小说则常常采取后一种写法。比较第二单元的两篇小说,可以体会外国小说的这种演变。《炮兽》和《安东诺夫卡苹果》都重视“场景”的描写,但是《炮兽》中的场景是融入紧锣密鼓的情节之中的,一环一环,扣人心弦,它的场景描写所用的语汇都特别短促、密集,比如“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等,都与紧张密集的情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安东诺夫卡苹果》中的场景描写则是舒缓的,或者说,场景没有为一个情节主线服务。 情节的作用1.表现人物性格特征。2.表达小说的主题。3.增强故事性,吸引读者兴趣。 情节的生发(拓展)生发故事是情节最重要的任务。情节怎样才能良性的发展下去?或者说我们怎样找到故事的“生发点”?要选择一个富有张力的“生发点”(事件),或者含蓄,或者深刻,或者矛盾,或有悬念,或者突然,或者重大……如我们前面设想的例子,如果虚构成“得钱之后回家过日子……”则无味。又例如: 2.情节的生发 2.情节的生发在传统形态的小说中,情节是行走在故事中的一条寻找方向的线,拓展故事、生发故事是情节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 2.情节的生发在传统形态的小说中,情节是行走在故事中的一条寻找方向的线,拓展故事、生发故事是情节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什么样的情节才具有生发性?我们该如何利用情节的生发功能?这就涉及到事件及事件的选择问题。有的事件,本身构成一个独立的情节系统,情节的生发是事件自然的开始点,本单元所选的两篇小说就是如此;还有的时候,事件本身是历程较长的一系列事件,小说家需要从中选择一个富有张力的“生发点”来组织自己的情节。 小说《都是因为我们穷》中,为了表现“都是因为我们穷”,选择洪水冲走了“我”姐姐的那头小母牛这一事件为情节的生发点。 “我们家”很穷,为了能让第三个女儿“达恰”顺利嫁出去,父母给了她一头小母牛作为嫁妆,而前面两个女儿因为没有嫁妆,婚姻成了大问题,最好只好沦落为娼。但是大水恰恰在这个时间到来了,席卷了村庄。“我”和姐姐“达恰”站在水边寻找她的小母牛,如果它被洪水冲走了,那么“达恰”将会像两个姐姐一样,必然走上娼妓之路。小母被淹死了,连牛犊也被冲走了。到此,我们知道,“达恰”的未来已经以这场大水中提前到来了。 小说选择洪水冲走母牛这个事件作为生发点是极为有效的。 3.情节与细节 3.情节与细节细节从属于情节,为情节服务。 3.情节与细节细节从属于情节,为情节服务。有的小说中,细节不仅从属于情节,而且还往往与情节主线相关。 3.情节与细节细节从属于情节,为情节服务。有的小说中,细节不仅从属于情节,而且还往往与情节主线相关。但是也有另一种情况:细节只为局部情节服务,不与情节主线相关,有时干脆就没有情节主线。 细节服务情节细节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可以为表达主旨服务;也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它常以伏笔的方式出现在不显眼的地方,后文与之照应。例如:《炮兽》中写到“船上满载着这种伪钞”,表面一看,只是闲笔,顺提一下英国人的卑鄙,实际上正因为这些伪钞,才有后文将军用它终止了灾难。这与影视作品里很相像,比如,匆忙中掉出一张纸,死者手里一颗钮扣…… (二)情节运行的方式 (二)情节运行的方式1.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 (二)情节运行的方式1.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在强调戏剧性的传统小说中,情节的运行方式,整体上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情节一点一点向最后的结局逼近,整个情节呈历时状态,轨迹如同一段抛物线,情节和故事性一路攀升,高潮为顶点,在下滑的一刻戛然而止,结局来到了。在这个模式中,一切都为了奔向高潮和最后的结局。 到了现代形态的小说作家跟前,为了在讲故事中获得更大的自由,有些作家干脆取消故事的高潮,甚至不再遵循“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运行历时性的、线性的基本模式,转而创造出新的方式来连缀小说中的诸多事件,比如《追忆似水年华》《喧嚣与骚动》的散点往复式,在记忆的碎片中随意跳动;《弗兰德公路》的全景共时式,各个场景都是同时发生的等等。 2.摇摆 2.摇摆摇摆是小说运行的动力之一。通过语言、情节、性格以及主题的摇摆,小说才得以如河流一般不住地奔流向前。小说的运行过程,常常就是摇摆的过程。我们抽去小说的内容去看纯粹的结构时,我们将会发现,那是一个经过若干次摇摆之后留下的曲折、回绕、反反复复的图形。不管这个图形多么复杂,它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摇摆组成的。 2.摇摆摇摆是小说运行的动力之一。通过语言、情节、性格以及主题的摇摆,小说才得以如河流一般不住地奔流向前。小说的运行过程,常常就是摇摆的过程。我们抽去小说的内容去看纯粹的结构时,我们将会发现,那是一个经过若干次摇摆之后留下的曲折、回绕、反反复复的图形。不管这个图形多么复杂,它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摇摆组成的。摇摆的弧度可大可小。 2.情节摇摆小说如果仅仅只有四个基本情节是令人窒息的,因为只有“张”而没有“弛”;而且故事也太单调。所以,小说常常通过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其他情节、人物性格及主题的摇摆(插入)来改变节奏,使情节迂回曲折,人物形象丰满,主题深刻等等。如《鸿门宴》中张良的行动。《炮兽》中将军处决队长之前奖励他。《素芭》在“出生—交友—出嫁”这个基本情节主线中插入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运行方式(二) 摇摆走到极端,就成了“否定之否定”──在每一次摇摆中都走向原来的反面,摇摆的过程是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通过无止境的否定,情节得以巧妙地运行。 3.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 突转突转是指情节(经常是结尾)的出乎意料,它可以加强故事性,让人有美的享受。但是这种出乎意料又要在情理之中。欧·亨利的小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再如《悲惨世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法庭上,一个叫商马第的流浪汉被当作“久经通缉”的冉阿让进行审判,而真的冉阿让,也就是市长马德兰先生就站在一边,看着这场审判,感受着它的荒谬和悲惨,他最后挺身而出,投案自首。这种手法如果用得太多,则会太像一个故事了,有做作的弊端。 (三)情节运行的动力 (三)情节运行的动力1.突发性事件 (三)情节运行的动力1.突发性事件2.危机爆发 (三)情节运行的动力1.突发性事件2.危机爆发情节走到一定程度,郁积的矛盾就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爆发。这个危机的爆发同样也是情节的新起点。 《河豚子》《迷路》《梅莉的晚约》欣赏几篇文章 河豚子他从别人口中得来了这一种常识,便决心走这一着算盘。   他不知从什么地方讨来了一篮的河豚子,悄悄地拿向家中走来。   一连三年的灾荒,所得的谷只够作租;凭他独手支撑的一家五口,从去年冬支撑到今岁二三月夜,已算是困难极了。现在也只好挨饥了!   但是--怎样挨得下去呢?   这好似天使送礼物一般的喜悦,当一家人见到他拿来了一篮东西的时候。   孩子们都手舞足蹈地向前进去。"爸爸,爸爸!什么东西啊!让我们吃哟!"这么样的情景,真使他心伤泪落的了。"吃!"他低低地答一声后,无限的恐怖!为孩子生命的恐怖,一齐怒潮般压上心头,喘不过气来。   他嘱咐妻子把河豚子煮来吃,自己托故外出一趟。他并不是自己不愿死,不吃河豚子,不过他不忍见到一家人临死的惨状,所以暂时且为避开。 已过了午了,还不见他回来。孩子却早已绕着母亲要吃了。这同甘共苦的妻子,对于丈夫是非常敬爱,任何东西断不肯先给孩子尝吃的。   日车已驾到斜西了,河豚的子,还依然煮着。他归来了。他的足如踏在云上一般。他想像中一家尸体枕藉的惨状,真使他归来的力也衰了。   然而预备好的刀下舍生的决心,鼓起了他的勇气。早已见到孩子们炯炯的眼光在外闪着,过后,一阵欢迎归来的声音也听到了。"怎么还没死呢?"他想。"爸爸!我们是等你来一同吃呀!""哦!"他知道了。   一桌上争争抢抢的吃着。久不得到鱼味的他的一家人,自然分外感到鲜甜。   吃好后,他到床上安安稳稳的睡着,静待这黑衣死神之降临。   但毕竟因煮烧多时,把河豚子的毒性消失了,一家人还是要安安稳稳的挨饿。   他一觉醒来,叹道:"真是求死也不得吗?"泪绽出在他的眼上了。 迷路过了水泥桥,车上的乘客骤然减少。吴索呆望着窗外的景物,心中想着回家后,如何开口跟妻子说,今天四处求职却没有一处成功。再想起孩子的医药费、房租与会钱,吴索不觉叹一口气,合上眼睛……“先生,你知不知道博大街在哪一站下?”吴索张眼一看,前座的男子正指着身旁的幼童,说:“这个小男孩迷路了。”“这班车不经过博大街。”吴索说。“那怎么办?我有急事,再过一站就要下车了。”“我知道路。”吴索说。“先生,就拜托了。谢谢啊!”前座的男子下车后,吴索趴着前面椅背,问小男孩:“到了博大街,你知不知道怎么回家?”小男孩迟疑了一会儿,才说:“我家住博大街36号,开电器行。”好熟的地址。吴索今天一大早就在求才栏见过它,刚刚才彻底丢掉,想不到又遇上了。吴索不禁苦笑起来,心中记起那个电器行老板满脸冰霜地摇头对他说:“我不雇用有过前科的人!”难道你不曾犯过错?吴索内心奋力呐喊着,既然你不肯相信我会改邪归正,我就绑架你的儿子。吴索于是移身坐到前座小男孩的旁边。 下车后,吴索带着小男孩走进一家面店。   “小弟弟,你先在这边吃碗面,我出去打个电话给你的家人;你迷路了,他们一定很着急。告诉叔叔,你家电话几号?”   吴索在巷内的公共电话亭里拨了7个数字。   “嘟——嘟——嘟——”“……喂,老板,你们家小孩在我手上,注意听着,尽快准备好50万元,今晚等我电话……”吴索心中默念着。   “嘟——嘟——嘟——”依旧没人接。   吴索暗想,小孩会不会记错号码?正想挂电话,却看见巷口有个熟悉的身影,推着水果摊,挺着7个月的身孕,缓缓走来……吴索怔住——“嘟——嘟——喂,喂,你找谁啊?这边是博大电器行……”吴索慌乱挂上电话筒,手心尽是汗水。他紧靠着亭柱,稳住气,重新拨了电话,把小男孩平安送还给他父母。   当吴索回到家,妻已经吃过晚饭;他注视着妻子圆凸的腹部,觉得里面的胎儿,似乎又长了许多。妻问他,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今天啊,差点迷路。” 梅莉的晚约耳环几次穿不进耳洞,梅莉急出了一身汗;这会儿她拿起化妆纸轻轻地往脸上一忙一热,才上了妆的脸反而透出了自然的光泽。梅莉揽镜,侧脸抬下巴的,又将眼影画深了些,这才又拿起了耳环。最后一次跟薛自强见面,还是毕业以后的同学会上。梅莉记得很清楚:自己穿的是那条红底黑点的喇叭裤,现在的裤子时兴直筒,就像她身上的这条。怕是许久没戴耳环,耳洞给封住了。梅莉捏着耳环的手忽地一松,倒不是心疼戳红了的耳垂,而是怕戴了见面时碍事。她不敢深想下去,只是开始刻意在耳根、颈项处抹了点香水。临出门,梅莉向住隔壁的朱玲打了声招呼。朱玲的鞋正好配自己衣服的颜色。昨天接了薛自强的电话后,就商量好的。她又试了试朱玲的发叉,觉得不称,才放下。朱玲的话就来了:“这么慎重其事,教人一眼就看穿了。”梅莉一愣,随即接口:“人家是从美国回来的,我这是让他见识国内的生活水准。”她带上了门,又对里边喊了声:“说不定他有朋友等着相亲,我替你物色一个,让你早点跟单人床说再见!” 在华国饭店的咖啡厅里,梅莉一进门就发现起身相迎的薛自强。他还是像作学生时一样,以充满爱慕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梅莉,梅莉虽然一眼看见了他的朝天鼻,可是也旋即发现:他过去曾经散布有青春痘斑痕的脸,平滑了。她当即提醒自己:要笑得浅,眼角的鱼尾纹是化妆品盖不住的。可是听到对方说:“你一点也没变,还是走在时代尖端的时髦女性。”这时,梅莉就忘形地笑了开来。   他们聊了许多念书时的趣事,最后薛自强期期艾艾地说:“到我楼上房间坐会儿吧,有点东西要给你看。”梅莉暗笑他心虚,可是也庆幸自己作对了没戴耳环的决定。   他真是有东西要给她看,竟然是一枚钻戒。带点阿谀,他说:“这样名贵的东西配你正好。”她矜持着没接腔,对方又打开了皮箱。几种钻石首饰正焕发着耀眼的光芒。“漂亮吧?这副耳环跟戒指是成套的,你戴戴看?”梅莉知道他们等下要亲热,他一定会吻她的耳朵,她怕耳环扎疼他,可是经不起钻石的诱惑,开始对着镜子找耳洞。   身后的人说话了:美国讨生活愈来愈难,带点东西回来跑单帮;你向来会打扮,假如你要我算便宜给你。”梅莉的手机械地动着,这回,她一下子就将耳环穿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