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3-12-03 01:50:07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题 (八)、表明文章所采用的独特体裁? ???如:谏屈原书?/?一名律师的日记/?“诚信”漂流记/?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给妈妈的一封信?/?报摘?/?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招标简介/?征稿启事?/?四幕剧 /上蜀后主书/森林一号法庭录本/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学招生章程/心灵天平的使用细则 拟题训练 1、全国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博士生张宗友就读南京大学时,觉得“自己已经23岁了,再要人资助是很丢脸的事”,他把社会捐助款一部分捐给家乡,一部分留给系里,还有一部分寄给西藏林芝地区一名贫寒的小学生。每月240元的津贴只够吃饭,他就通过课余当家教、作系计算机房管理员、到南大出版社校对、批阅自考试卷等方式勤工俭学。3年下来,他不仅拿到了学位,而且还资助了上高中的妹妹。他留校任教时带的72名学生普遍形成一种自立自强的观念,贫困生无一人辍学,就连一些家境好的学生也在打工,主要是希望得到锻炼。 请以“贫困”为话题,?来拟题目。 参考答案 示例: (1) 《敲响自强的钟》 (2) 《摇曳生活,坚定人生》 (3) 《贫儿当自强》 (4) 《富有的贫困生》 (5) 《穷且益坚》 (6) 《“贫”出一个未来》 (7) 《感谢清贫》 (8) 《贫困之路非漫漫》 (9) 《天降大任于贫者》 (10) 《贫困的反作用力》 (11) 《贫困是首歌》 (12) 《我贫困,我美丽》 (13) 《走在贫困的声音里》 (14) 《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花》 (15) 《最贫是无志》 (16) 《丹青难写贫精神》 (17) 《青山在,何以贫?》 (18) 《对贫困说:“不”?》 (19) 《我自横刀向贫笑》 (20) 《捐资??捐志》 拟题训练 ? 2、【题目设计】阅读下面地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继体育彩票发行之后,国内又发行了福利彩票。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后还将发行教育彩票。彩票将成为一种产业(博彩业)。对于彩票,彩民们自有不同地感受和心态;休闲地“玩”出了乐趣,想发财的买上了“瘾”……?? (2)根据媒体报道,校园彩民令人忧。有的中学生,幻想一夜成为富翁,沉溺“彩经”而无心学习。一位中学生这样向同伴描述中500万元大奖后的情景:先买车,再配一台电脑。记者问他:“中奖后还看书吗?”他回答说:“有了500万元,还读什么书啊!”? 请以上述两则材料为话题,谈谈你眼中的彩票现象。 拟题训练参考答案 记叙类:《彩票风波》《飞来横财》《500万的诱惑》《一场游戏一场梦》《都是彩票惹的祸》? 散文类:《彩票,爱你一万年》《彩票,恨你到永远》《面对诱惑》《彩票随想录》《假如我买彩票》? 杂文类:《彩票自述》《远离彩票》《又一种鸦片》《冷眼看彩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老铁匠,打铁技艺有口皆碑,因为他木讷寡言,所以生意并不红火。同样一个物件,别人敲打打一上午就能完工,他非要认认真真干上两天才行。人们都说他心眼太死,像个榆木疙瘩。但他不管这些,仍旧一丝不苟地锻打着每个物件。有一年,他打了一条船用巨链,被用作一艘大海轮的主锚链。但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条巨链并没有派上用场,被搁置在船上形同一堆废铁。 几年后的一天晚上,海上突然风暴骤起。在风急浪高的海面上这艘巨轮像一叶浮萍,随时都有可能被冲到礁石上。紧急关头,船长果断决定紧急抛锚,但被抛下去的锚链都像纸做的一样,根本经受不住风浪,全都被挣断了。就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有人突然想起了那条锈迹斑斑的锚链,赶紧把它抛下海去。全船一千多名乘客的生命系在了这条铁链上。 一分钟、十分钟、一小时过去了……当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发现,坚不可摧的铁链依然像只巨手一样紧紧地拉住船体。全船的人为此热泪盈眶,欢腾不已…… 其实,人生也需要这样的一条铁链,用它来抵挡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请以“生命铁链”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提示】人生需要打造坚不可摧的铁链来护卫自已的生命。每个人打造的铁链不尽相同,有的用能力与知识,有的则用毅力与才华锻造它的每一环。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却在敷衍着每一锤的起点与落点。原因很简单,平静如水的生活让我们对它的价值充满怀疑,<a name=baidusnap0></a>一帆</B>风顺航程很容易让我们把周围潜伏的危机误认成美丽的风景。当不可预知的浊风恶浪排山倒海般袭来时,你会发现这种链条多么重要。我们必须像那位老铁匠一样,懂得扎实地打好每一锤,竭尽全力地打造属于自已的坚韧。忍受一次淬火,善待每一轮锤打,只有这样,才能铸就坚不可摧的生命链条。当恶浪袭来时,命运的巨轮才不会倾覆。 * ?? 非命题作文的的拟题 五类高考作文得分高 一是切题好的作文。从今年部分高分作文的标题上就可看出,这些作文直奔主题,当然得高分。如“出世的目光,入世的行动”;“身处红尘内,心存象牙塔”;“人事效孔孟,得失效老庄”。 二是思辩严谨的作文。例如“出入之间的极品人生”、“出还是入,诗品与人境”等。 三是以表达见长的作文。这类作文辞藻华丽,材料丰富,文采飞扬。 四是有相当文化积淀的作文。例如“诗性生命的二元佳话”、“出入红楼”等。 五是含蓄、隐喻型的作文,有朦胧诗的意味。 如何向高分作文靠拢 1.提高文学素养。教材是积淀的源泉,考生可熟练运用教材中的名人、名句、历史典故等。 2.借鉴优秀范文。这也需要学生平常多阅读、多积累,看美文佳作。 3.文章要有个性。展现个性是文章出彩的重要途径。 4.着重训练联想、类比等写作方法。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把革命利用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说:幸福就像夕阳――人人都可以看见,但多数人的眼睛却望向别的地方,因而错过了机会。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题目是文章的 “眼睛 ” B、我和幸福有个约定 话题:“幸福” A、难报三春晖 C、别让幸福擦肩而过 E、拒绝幸福的“侵蚀” D、采撷幸福 H、幸福的滋味 F、幸福之吻 拟题的要求 拟题的方法 拟题训练 题目的类型 拟题的原则 高考范例 拟题的通病 拟题的原则 确切、精炼、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 确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内容,同时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 精炼,指的是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 生动,指的是题目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 新颖,指的是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给人新鲜感。 有意蕴,指的是有内在的含义。 有文采,指的是标题有诗意,有文学韵味。 拟题的通病 第一、照抄“话题”,误把话题当题目。
第二、题目没有新意,落入俗套。
第三、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
第四、题文不符,文不对题。 拟题的要求 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如果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标题不能过长,一般不要超过8个字,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 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拟题时要善于联想。 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 一、定文体,扬长避短 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例如,做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梦的内容却是异常丰富,形式是异常多样的。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宜写成抒情散文;《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宜写成记叙文; 《说说课文中的“梦”》《梦的成因》宜写成说明文; 《梦想中国足球》《让美梦成真》宜写成议论文。 又如: 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园林绿化都离不开它。请以“树”为话题为文。 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树下》《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我家的小桃树》;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给我一片绿阴》《植树,为了子孙后代》《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二、善补题,以小见大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审题和拟题技法。 例如:语文课不单是语言训练课,更是人生教育课。它使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懂得做人的修养。但上语文课,有的同学很喜欢,有的同学不那么喜欢。请以“语文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感受激情,《多味的语文课》; 发挥想象,《虚构的语文课》; 片断组合,《语文课剪影》; 联系实际,《语文课之我见》等。 又如: 手,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真正得力的助手,是我 们吃、住、穿、玩的主要工具。纤纤玉手,是女 性美的象征。请以“手”为话题为文。 我们可这样拟题: 《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对手》《精巧的手工艺品》《从手指的长短说开去》。 这些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从而顺利展开思路。 三、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如:当我们不如意的时候,一曲哀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