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2.00 KB
- 2023-11-22 07:3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垂线【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毛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前置学习】1.如图,若∠1=60°,那么∠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改变上图中∠1的大小,若∠1=90°,请画出这种图形,并求出此时∠2、∠3、∠4的大小。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的内容,回答上面所画图形中两条直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知道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2.用语言概括垂直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3.垂直的表示方法: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若“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垂足为O”,则记为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下图。4.垂直的推理应用:(1)∵∠AOD=90°()∴AB⊥CD()(2)∵AB⊥CD()∴∠AOD=90°()5.垂直的生活应用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找一找:在你身边,还能发现哪些“垂直”的实例?【画图实践】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1)已知直线L,画出直线L的垂线,能画几条?L小组内交流,明确直线L的垂线有_________条,即存在,但位置有不______性。(2)怎样才能确定直线L的垂线位置呢?在直线L上取一点A,过点A画L的垂线,能画几条?再
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B..LLA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变式训练,请完成课本P5练习第2题的画图。画完图后,归纳总结: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______的垂线.【反思总结】本节课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难需老师或同学帮助解决?自我检测:(一)、判断题.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所有的邻补角都相等.()2.一条直线不可能与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对顶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二)、填空题.1.如图1,OA⊥OB,OD⊥OC,O为垂足,若∠AOC=35°,则∠BOD=________.2.如图2,AO⊥BO,O为垂足,直线CD过点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3.如图3,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EOD=40°,∠BOC=130°,那么射线OE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三)、解答题.1.已知钝角∠AOB,点D在射线OB上.(1)画直线DE⊥OB(2)画直线DF⊥OA,垂足为F.2.已知:如图,直线AB,射线OC交于点O,OD平分∠BOC,OE平分∠AOC.试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3.你能用折纸方法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吗?
课时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垂直是相交的一种,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它们的交点叫做。2、如图1所示,直线AD与直线BD相交于点,BE⊥垂足为点,点B到直线AD的距离是线段BE的长度,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3、如图2,OA⊥OB,OC⊥OD,垂足为O,∠AOC∠BOD,理由是。DBCEOABCAD图1图2二、选择题1、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A、线段上B、线段的端点C、线段的延长线上D、以上都有可能2、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的()A、垂线段B、垂线的长C、长度D、垂线段的长3、已知点O,画和点O的距离是3厘米的直线可以画()A、1条B、2条C、3条D、无数条4、如图5所示,AO⊥BC,OM⊥ON,则图中互余的角有()对A、3B、4C、5D、6三、作图题:1、直线AB,CD相交于点O,Q为CD上一点,(1)过点Q画AB的垂线,E为垂足。(2)过点O画CD的垂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 第2课时 垂线-20春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3学案
- 2.1 不等关系-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3学案
- 1.3 第2课时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20春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3学案
- 2.1 第2课时 垂线-20春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2教案
- 1.3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XJ)--3学案
-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2-20春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教案
- 19.1.2 第2课时 函数的表示方法-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3学案
- 1.2 第4课时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与性质-20春九年级数学下册(XJ)--3学案
- 10.1 第1课时 全面调查 1-20春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3学案
- 18.微专题:教材P153“数学活动”——拼图与因式分解-精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