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5 KB
  • 2023-11-17 01:10:02 发布

24-1刘姥姥进大观园-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资源x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24-1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节选部分的学习,了解《红楼梦》,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这部鸿篇巨作《红楼梦》,它的创作历程、作者、内容及思想,包括我们本节课的主角—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的大致情节,以及刘姥姥这个人物之于整部《红楼梦》中贯穿首尾、见证贾府由盛转衰的特殊作用,今天就让我们深入进入课文。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我们通过读了解了整篇课文内容,我给大家留了个小组课后探究的任务,现在就请各小组上黑板展示。(屏幕出示任务内容) 1.文中共出现了哪些人? 2.你知道文中人之间的关系吗? 3.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给大家展示了大观园的风貌的? 4.找出刘姥姥游赏大观园的路线。 5.给本文划分段落。 【学法指导】了解相关背景、阅读相关篇章、查阅资料,为课文做有效铺垫,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整理相关问题。 过渡:刘姥姥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看花了眼洋相百出”,新鲜好奇,也因此闹出了很多笑话,情节不仅很有趣,也能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请你结合相关情节,告诉我,刘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讨论后明确:朴素、没见过世面、圆滑机敏、大智若愚 2.重点揣摩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作用。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明确:“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这些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饭时遭受戏弄的可笑而无奈的窘相。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从多个侧面与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手法。 小结:你喜不喜欢刘姥姥?她虽粗鄙、少见多怪,但朴素、不招人烦,她流露的每一句言辞,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其分,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造作,虽俗却俗得可爱。 过渡:作者将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置身于贾府中,使得贾府中人的身份和形象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她这次贡献很大,贡献了一场由她引起的各具情态的笑。 目标导学三:品读课文,模仿写作 1.这场笑的片段,写得好不好?好在哪儿?想不想看一看这番画面?明确:符合身份个性气质,描写传神。 有没有觉得视频并没有文字精彩?生动传神又恰到好处的笔墨让人如临其境,也会给你无限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文字独有的魅力。 2.接下来,让我们也来试一试,领略创作的感觉,体会文字魅力。出示小片段,让学生写2-3句来描绘此片段。展示、点评 3.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功力对你写作又怎样的启发? 明确:要善于观察周围人物,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赏析经典段落,提炼写作手法,并仿写。 总结:有人说刘姥姥是贾府由盛转衰的见证人,有人说刘姥姥是大观园中的搞笑担当,为大观园注入活力,有人说王熙凤和小姐丫头拿刘姥姥取乐,但你想没想过她们也不过是刘姥姥哄弄和取悦的对象。这场笑昭示了贫富差距,这场笑是对尊严的践踏,这场笑包含着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尊敬,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我们第一次,通过一个乡野妇人刘姥姥走进了《红楼梦》,希望同学们以此作为切入点和兴趣点阅读《红楼梦》,领略经典的魅力。 反思: 可取之处,重点突出,抓住了细节描写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注重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对原著缺乏一定的了解,难以理解刘姥姥人物形象在全书中的作用,同时,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难以解读全文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