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34 KB
  • 2023-05-07 07:36:03 发布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复习提纲(按课整理)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复习提纲
(按课整理)
第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1)概念:距今约 300 万年~距今约 1 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距今约 170 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 70 万至 20 万年的北京人。
(3)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
(1)概念:从距今约 1 万年前开始,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
代表文化 地区 社会生活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彩绘陶器,种植粟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龙山文化 黄河流域 黑陶(蛋壳陶)
红山文化 辽河上游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玉器,祭坛和神庙
3.原始社会组织
(1)阶段划分: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十分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
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1.夏商西周的政权更迭及政治制度
(1)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代替了禅让制。
二里头文化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
①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②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2)商朝:约公元前 1600 年,汤建立,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最后一个王是纣。
①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②地方:实行内外服制。
(3)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 841 年,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公元前 771 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
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2.商周的经济
(1)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生产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
极少。商和西周的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2)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
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3.文化: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4.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特征
(1)政治: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
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
理比较松散。实行“世卿世禄”制,国家官职由氏族贵族世代承袭。
(2)经济: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力水平仍较低,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石工具。实行奴
隶制,进行集体劳动。
(3)思想:有浓厚的鬼神迷信和原始宗教色彩,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民本思想。
第 2 课 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1.列国纷争
(1)表现
①“春秋五霸”: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霸权,这一
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②“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影响
①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
②兼并战争中,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推动了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
2.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戎狄蛮夷等族逐渐融入,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
为广泛。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的进步
(1)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推广。
(2)兴建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
商业繁荣。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
一批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三、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1.目的:富国强兵。
2.结果: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3.代表:秦国的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 356 年。

(2)内容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重农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