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50 KB
  • 2023-12-07 01:40:02 发布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上册第14课诸子喻山水文言整理华东师大版 素材-2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诸子喻山水》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 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必”同“毕”,尽。 2. 知者乐水 “知”同“智”,智慧。 3. 源泉混混 “混混”同“滚滚”。 4. 是之取尔 “尔”同“耳”,罢了。 5. 正善治 “正”同“政”,为政。 二.古今异义: 1. 未成一篑 古义:差, 今义:未来。 2. 虽覆一篑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 太山不立好恶 古义:没有, 今义:不树立。 4. 江海不择小助 古义:不加选择, 今义:不选择. 5.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古义:君主、气魄, 今义:年长的人。 7. 下无伏怨之患 古义:臣民, 今义:下面。 8. 上下交朴 古义:都返朴归真, 今义:交往、朴素。 9. 以道为舍 古义:归宿, 今义:舍弃。 10.海不辞水 古义:拒绝, 今义:辞别。 11.明主不厌人 古义:嫌弃, 今义:讨厌。 12.何取于水也 古义:得到, 今义:录取。 13.盈科而后进 古义:坎、再往前流,今义:科学、后来进步。 14.放乎四海 古义:到达, 今义:开放。 15.苟为无本 古义:假如, 今义:苟且。 16.故声闻过情 古义:名声,实际; 今义:见闻,感情。 17.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古义:游学, 今义:游玩。 18.容光必照焉 古义:小缝隙, 今义:容纳。 19.不盈科不行 古义:不向前流, 今义:没有能力,不可以。 20.不成章不达 古义:达到阶段, 今义:写成文章。 2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古义:利导, 今义:锋利。 22.故几于道 古义:接近, 今义:几乎。 23.与善仁 古义:交友, 今义:和。 24.夫唯不争 古义:正, 今义:唯独。 25.故无尤 古义:过失, 今义:尤其。 26.以其无以易之 古义:代替, 今义:容易。 27.水因地而制流 古义:根据, 今义:因为。 28.故兵无常势 古义:固定的, 今义:经常。 三.一词多义: 1. 于 仲尼亟称于水 对 何取于水也 从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在 故几于道 与 天下莫柔弱于水 比 2. 而 盈科而后进 表承接,就 可立而待也 表修饰,着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表转折,然而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表转折,却 3. 之 君子耻之 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的 流水之为物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是之取尔 宾语前置的标志 4. 为 苟为无本 是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被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成为 5. 善 上善若水 好的行为典范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于 6. 动 知者动 活跃的思维 动善时 行动 7. 下 以其善下之 处……下游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低处 8. 厌 明主不厌人 嫌弃 士不厌学 厌倦 四.词类活用: (一) 名词活用作动词: 1. 知者乐 感到快乐 2. 仁者寿 延年益寿 3. 动善时 把握时机 4.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成王 5. 以其善下之 处……下游 (二) 名词活用作状语: 1. 不舍昼夜 从早到晚 2. 七、八月之间雨集 在七八月 (三) 意动用法: 1. 君子耻之 以……为耻 2.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觉得……变小 (四) 动词活用作名词: 1. 知者动 活跃的思维 2. 故声闻过情 名声 3. 动善时 行动 4. 兵因敌而制胜 取胜的策略 (五)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 盈科而后进 注满 2.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于利导 (六)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 故能成其富 富有和浩瀚的胸怀 2. 仁者静 宁静的处世态度 3. 日月有明 光辉的形象 4. 上善若水 好的行为典范 5.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高处 6.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弱点 五.文言句式: (一) 判断句: 1. 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名望树立在生前,恩德流传在后世,(这)是(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2. 苟为无本。 假如是(在)没有源头(的情况下)。 (二) 被动句: 1. 沟浍皆盈。 大大小小的沟都被注满。 2.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 3.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太阳月亮有光辉的形象,(就连)小缝隙(也)一定被它们照射到。 (三) 省略句: 1. 不舍昼夜。 (省略主语) (它)从早到晚(永)不停留止息。 2. 知者动,仁者静。 (省略谓语) 智慧的人(爱)活跃的思维,,仁厚的人(爱)宁静的处世。 3.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省略动宾) 它们(一旦)干涸了,(也)能站着等待(它们的充盈)。 4. 水因地而制流。 (省略介宾) 水根据地形(的高低)制约(其)流向。 5.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省略定语) 所以(人的)名声超出了(它的)实际,君子(必会)以此为耻。 6.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省略状语) 水,善于利导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夺。 7.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省略介词) 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接近。 (四) 介词结构后置: 1. 仲尼亟称于水。(于水称) 孔子屡次对水(加以)称赞。 2. 何取于水也?(于水取) (那么我们到底)从水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3.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于圣人之门游) 在圣人的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 4.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于道几) 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 接近。 5. 天下莫柔弱于水。(于水柔弱)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 (五) 宾语前置: 1.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不覆遍)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那么下面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 2. 何取于水也?(取何) (那么我们到底)从水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3.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取是,“之”作标志) 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得到这一点(就)罢了。 4.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能胜之) 然而(当水)冲击坚强的东西(时),(却)没有能够胜过它的。 (六) 定语后置: 源泉混混。(混混源泉) 滚滚的源头活水。 (七) 固定句式: 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江海能成为百川(所汇注的地方且)成王的原因。 2. 以其无以易之。 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