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50 KB
- 2023-12-04 12:0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高中语文前方教案苏教版必修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 2、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人类的“精神家园”。 3、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反弹琵琶的写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及内容 一、导入 要求学生仔细看课本上的图片,从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曹文轩作家也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写下了摄影散文《前方》。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摄影的优势是视觉的直观性,散文的优势是可以自由联想,摄影散文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融为一个整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散文。 二、文本研读 文章从画面切入,但对画面本身并未作细致具体的描摹,而是直接展开联想,写感想,写感触,最后又回到画面上来,由此可看出文章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1.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几句话。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 其中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是核心观点。 2.关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作者分析了几点原因? 四点:出于古老的天性,外面世界的诱惑,出自无奈,理想的诱惑。 3.作者认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为11节开头的承上句中。 4.“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的“实质”能否去掉?你是如何理解的?(讨论) 不能。路上并非都是苦旅,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5.作者认为“人的悲剧性实质”有哪些具体内容? ① 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2
② 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③ 人无法还家。 ④ 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6.“家”如何理解? 双关既实指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义冢寄托与归宿。 7.文章引用了许多表现家园之思的古诗文,而本文作者强调的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并且奇怪的是本文竟然被收入“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那么如何理解离家与归家的关系呢?(分小组讨论) 三、交流、评价学生的评点 四、作业布置 任选一幅图片,写出自己的感想。五、板书设计前方离家——前方——苦旅——心灵家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