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00 KB
- 2023-12-02 10:10:01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11 漫步在无人区[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阒无一人( ) 佩戴( ) 喧嚣( )哨所( )橘林( )雏菊( )(2)多音字笼 间呱卡【答案】 (1)qù pèi xiāo shào jú chú (2)lǒnɡ lónɡ jiàn jiān ɡuā ɡū qiǎ kǎ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答案】 (1)淌 傥 窜 撺 坦 袒 浆 桨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屹立 矗立辨析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矗立:高耸地立着。例句①西藏和平解放后,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西藏已经________在世界屋脊。②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内陆冰盖队在北京时间1月7日凌晨抵达冰穹A地区后,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
迅即开始现场施工,“昆仑”将________南极之巅。(2)度过 渡过辨析度过:过(时间),如度过假日。渡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例句①塞浦路斯人从28日中午开始到各银行营业点门前排队等待取款。警察和私人安保公司也在各营业点和自动取款机外增加了安保力量。整体来看,塞银行业在平稳中________重启首日。②韩国总统朴谨惠19日上午就一个多月前发生的沉船事故发表谈话。如果舆论支持谈话和后续的内阁,朴谨惠或能________执政后遭遇的最大政治危机。【答案】 (1)①屹立 ②矗立 (2)①度过 ②渡过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煤矿兴盛时,王平村以西至王平口一线汇聚了吕家坡、刘北坡、王家岭、偏坡子、焦家岭等村,如今矿区采空,这些村里大多已经阒无一人。(√)请说明理由:“阒无一人”指寂静无声,没有一个人。使用正确。(2)小严意识到果然是自己负责这个单,立马激动得呆若木鸡,连对领导说感谢的话都不会说了。(√)请说明理由:“呆若木鸡”是说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使用正确。(3)鸭苗卖不出去,程仁功根本无法偿还旧债,村里的鸡场已倒闭,程仁功村长的职位也被撤掉。显而易见,他想卷土重来似乎不可能。(×)请说明理由:“卷土重来”比喻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贬义词。可改为“东山再起”。“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相关·知识]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
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因此未能诞生。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以色列大国。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文本·探究]一、阅读课文第1~11段,回答问题。1.“一个自来水龙头正在往外淌水,流出来的水在地上形成了小溪,然后一直流到一块曾经是花园的低洼地里。”请品味这句话中“淌”字的妙处。
【答案】 “淌”一般用于大自然中水流的状态,顺其自然,没有人去开关,这个动词的主语是“一个自来水龙头”,鲜明地印证了主题——“无人区”。2.“他们随时都在移动,有时也参加战斗,但多数时候是移动,而且越来越往后撤”中能否把“随时”替换成“有时”?为什么? 【答案】 不能替换。“随时”强调“不论何时”,突出人的不由自主。“有时”是可以人为调节的。3.简要赏析下面的语句。这里,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赶快隐蔽起来,等到你钻到橘林里,仰望天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你立即会觉得自己太蠢,神经过分紧张。 【答案】 “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与“仰望天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由于战火的频繁、不间断的和巨大的灾难让人的神经错乱,把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的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与“草木皆兵”“杯弓蛇影”有异曲同工之妙。二、阅读课文第12~21段,回答问题。4.在本部分,作者又一次写到了战场的环境,这里的描写与第一部分的描写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1)不同:如果说第一部分的描写侧重环境氛围的烘托的话,那么这一次则是直接揭露战争的残酷性。在作者笔下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难民的匆忙转移,人们留下的一摊摊血迹,汽车被烧焦了,燃烧发出一阵阵臭味。(2)作用:这些景象与自然景物中的“雏菊”“忍冬”“小鸟的欢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隐约透露出反对战争的主旨。三、阅读课文第22~34段,回答问题。5.“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坦克是武力的代表,以色列用武力征服了这片区域,带来了一个由霸权和强权组成的新秩序。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武力和战争的嘲讽。6.“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答案】 这句话暗含了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有着民族冲突、领土争端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大国之间的利益和争端。[写法·借鉴]运用画外音,拓展镜头和画面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它可以描述心理活动,也可以对画面的背景、叙写对象、事件直接议论抒情。课文中很多句子有很强的画面感,仔细揣摩,作者的“画外音”蕴含其中。如“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就在48小时之前,人们还在院里向它们撒过谷粒”,作者的“画外之音”是战争破坏了人们和谐的生活。再如“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作者的“画外音”是谴责向以色列提供或出售武器的美国。下面是某家电视台同一频道在同一个月内播放的两幅画面,请分别给这两个画面设计画外音。
画面一:冬日,晴空。北京街头出现了色彩缤纷的花卉和高大繁茂的热带乔木,人们饶有兴趣地观看、议论。画外音一: 画面二:一位生态学家,指着街头一株株仿真的椰子树,说:“这些用化学原料制成的椰子树不仅起不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阳光的照射下还会释放有害气体……”画外音二: 【解析】 画外音应符合画面表达的主题,清楚明确,言简意赅。画面一,要抓住“冬日”“街头”“色彩缤纷的花卉和高大繁茂的热带乔木”“饶有兴趣”表达的态度倾向,持赞成态度。画面二,要抓住“释放有害气体”,由此可知,对使用仿真植物装饰环境持反对态度。【答案】 (画外音一)园林工人精心装饰着冬日的北京,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画外音二)没有科学便没有环保,生态学家呼吁:去掉装饰,还原冬天的本色。下面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赛场的一个场景,请你以电视节目主持人或观众记者的身份为其配上一段画外音。要求有描述有评论,注意感情色彩,语言明快生动。场景:男子单杠决赛。先后出场的日本、美国选手均得到9.787的高分。第三个出场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表现更出色,但裁判仅给9.725分。全场观众一片嘘声,比赛无法进行。裁判重新打了9.762分,观众仍然嘘声不断。摘金夺银已经无望的涅莫夫平静地走上场,向观众致意,要求安静,让比赛继续。在他的一再请求下,观众终于安静下来。
【答案】 (示例一)大家看,涅莫夫的表演多么精彩:他跳跃、摆动、腾空,动作快捷协调、连贯流畅、轻盈优美,水平明显高于前面的两名选手,得分却大大低于他们。观众都能明辨优劣,作为专业权威的裁判却大大走眼,真让人不可思议!(示例二)涅莫夫高水平低比分的结果引起观众不满,请听,赛场上嘘声一片,如潮水呼啸,如巨雷震响。这表明观众不仅是投入的,热情的,也是在行的,公正的。(示例三)涅莫夫平静地走上场来,脸上没有对不公平结果的愤怒,没有夺冠无望的沮丧,反而要求观众安静。涅莫夫不乘机发难,不漠然处之,他真诚、宽容的君子风度让人敬佩。在观众眼里,他是技术上的冠军,更是精神上的英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同步教师用书:第4章 11 漫步在无人区
-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第2课 《庖丁解牛》(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单元第2课 《夜归鹿门歌》(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6课 第3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1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2课 《阁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5课 第2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2课 第4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3课 第3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近下载
-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同步教师用书:第4章 11 漫步在无人区
- •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第2课 《庖丁解牛》(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 •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单元第2课 《夜归鹿门歌》(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6课 第3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
-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1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 •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2课 《阁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