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MB
- 2023-11-22 04:00:03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19.1.2 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 函数的图象1.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重点)2.能够结合实际情境,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难点) 一、情境导入在太阳和月球引力的影响下,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称为潮汐.如图是我国某港某天0时到24时的实时潮汐图.图中的平滑曲线,如实记录了当天每一时刻的潮位,揭示了这一天里潮位y(m)与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函数图象.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函数的图象【类型一】函数图象的意义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y是x的函数的是( ) 解析:∵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选项A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两个值,故A错误;选项B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两个值,故B错误;选项C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两个值,故C错误;选项D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故D正确.故选D.方法总结:对于函数概念的理解:①有两个变量;②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数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③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值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类型二】判断函数的大致图象3月20日,小彬全家开车前往铜梁看油菜花,车刚离开家时,由于车流量大,行进非常缓慢,十几分钟后,汽车终于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大约三十分钟后,汽车顺利到达铜梁收费站,停车交费后,汽车驶入通畅的城市道路,二十多分钟后顺利到达了油菜花基地,在以上描述中,汽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历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大致函数图象是( )解析:行进缓慢,路程增加较慢;在高速路上行驶,路程迅速增加;停车交费,路程不变;驶入通畅的城市道路,路程增加但增加的比高速路上慢,故B符合题意.故选B.方法总结:此类题目,理解题意是解题关键,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及生活实际判断图象各阶段的变化情况和特征.【类型三】由函数图象判断容器的形状
下雨时在室外放置一个无盖的容器,如果雨水均匀地落入容器,容器水面高度h与时间t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容器的形状可能是( )解析:根据图象可以得到,杯中水的高度h随注水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而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小.则杯子应该是越向上开口越大.故杯子的形状可能是B.故选B.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要在读懂题意的前提下,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并注意一些细节的描述,如在某段时间内的函数值的增减情况、变化趋势等.探究点二:函数图象的应用【类型一】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2)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3)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4)我们认为骑单车的速度超过300米/分就超越了安全限度.问: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骑车速度最快,速度在安全限度内吗?解析:根据图象进行分析即可.解:(1)根据图象,学校的纵坐标为1500,小明家的纵坐标为0,故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2)根据题意,小明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为从8分钟到12分钟,故小明在书店停留了4分钟;(3)一共行驶的总路程为1200+(1200-600)+(1500-600)=1200+600+900=2700(米);共用了14分钟;(4)由图象可知:0~6分钟时,平均速度为=200(米/分);6~8分钟时,平均速度为=300(米/分);12~14分钟时,平均速度为=450(米/分).所以,12~14分钟时小明骑车速度最快,不在安全限度内.方法总结:解读图象反映的信息,关键是理解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实际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类型二】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B→C→D→A,设P点经过的路程为x,以点A,P,B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应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
解析:当点P由点A向点B运动,即0≤x≤4时,y的值为0;当点P在BC上运动,即4<x≤8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在CD上运动,即8<x≤12时,y不变;当点P在DA上运动,即12<x≤16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选B.方法总结:解决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是发现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三、板书设计1.函数图象的意义 2.函数图象的应用本课设计的学习内容都是学生所熟知的事情,情景导入是由实例入手,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图象来反映的问题实例,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学生如何观察分析图象,学会观察图象的一般步骤,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获得图象所传达的信息,逐步熟悉图象语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1.2 第1课时 函数的图象-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教案
- 1.1 第1课时 三角形的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2教案
- 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4学案
- 1.4 第2课时 三角形三条内角的平分线-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2教案
- 1.7 第2课时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20春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3学案
- 18.3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3教案
- 1.4 角平分线的性质-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XJ)--3学案
- 18.2.1 第2课时 矩形的判定-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教案
- 18.2.1 第2课时 矩形的判定-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3学案
- 18.1.2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20春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3学案